[发明专利]在介入导管表面制备涂层的方法、介入导管及介入器械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5117.6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3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元;贾登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迪玛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9/08 | 分类号: | A61L29/08;B05D5/00;B05D3/10;B05D3/00;B05D3/02;B05D7/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芙蓉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导管 表面 制备 涂层 方法 器械 | ||
1.一种在介入导管表面制备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前处理:对介入导管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
改性处理:在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过的介入导管表面接枝丙烯酸;
涂料制备:将水性聚氨酯、多官能度氮丙啶衍生物、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和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室温下搅拌20min~50min,得到底层涂料;将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多官能度丙烯酸酯衍生物、光引发剂和有机溶剂加入至容器中,室温下搅拌20min~50min,得到顶层涂料;
涂层制备:将所述底层涂料涂覆至接枝丙烯酸的介入导管表面,固化后得到底部涂层;然后将所述顶层涂料涂覆至所述底部涂层表面,固化后得到顶部涂层;
后处理:将所述涂覆有底层涂料和顶层涂料的介入导管置于紫外光下照射5min~15min,然后浸入浓氨水中,室温下浸泡1h~2h,取出后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介入导管表面制备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层涂料中,多官能度氮丙啶衍生物的质量为水性聚氨酯质量的1%~10%,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质量为水性聚氨酯质量的0.1%~0.2%,去离子水的质量为底层涂料总质量的80%~90%;
所述顶层涂料中,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和多官能度丙烯酸酯衍生物的质量各为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质量的1%~10%,光引发剂的质量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和多官能度丙烯酸酯衍生物总质量的1%~2%,有机溶剂的质量为顶层涂料总质量的80%~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介入导管表面制备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介入导管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将介入导管置于等离子体发生机的样品室内,通入气体后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其中,等离子体的放电功率为10W~300W,处理时间为1min~5min,将处理完毕的介入导管取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介入导管表面制备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入的气体为氦气、氩气、氧气或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介入导管表面制备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过的介入导管表面接枝丙烯酸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等离子处理过的介入导管浸泡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95%的丙烯酸水溶液中进行接枝,接枝温度为30℃~90℃,接枝时间为2h~24h;
将接枝完毕后的介入导管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
将洗涤后的介入导管置于真空烘箱中,干燥后取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介入导管表面制备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度氮丙啶衍生物为三羟甲基丙烷-三[3-(2-甲基氮丙啶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季戊四醇-三(2-氮丙啶基)丙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多官能度丙烯酸酯衍生物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丙二醇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丙酮、丁酮、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介入导管表面制备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涂料的固化条件为:60℃~80℃下固化1h~2h;所述顶层涂料的固化条件为:60℃~80℃下固化1h~2h。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在介入导管表面制备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涂层的厚度为1μm~10μm,所述顶部涂层的厚度为1μm~10μm。
9.一种介入导管,包括基材和涂覆在基材表面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利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
10.一种介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器械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入导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迪玛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迪玛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51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