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类软糖状聚硅氧烷吸附材料及其表面改性海绵的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5551.4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7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吕晓萌;崔正山;刘军;谢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C02F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糖 状聚硅氧烷 吸附 材料 及其 表面 改性 海绵 制备 应用 | ||
1.类软糖状聚硅氧烷吸附材料及其表面改性海绵的制备与应用,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5mM乙酸溶液的配置;(2)100g/L尿素,16g/L表面活性剂的称量及溶液配制;
(3)将步骤(1)中配置好的溶液加入到步骤(2)中并混合均匀,其中两种溶液的体积比是10:3;(4)将三官能团硅烷和两官能团硅烷定量加入到步骤(3)所得的混合溶液中;(5)溶液搅拌均匀澄清后转移到容器中,干燥后即得到类软糖状聚硅氧烷疏水材料;(6)将表面处理过的市售具有开孔结构的聚氨酯普通海绵,浸渍在步骤(4)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排除聚氨酯海绵中游离的溶胶,干燥后得到以海绵为载体的聚硅氧烷吸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软糖状聚硅氧烷吸附材料及其表面改性海绵的制备与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的溶液配制过程中所采用的溶剂水要预先处理,具体可以通过通入惰性气体或者加热煮沸后快速冷却的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软糖状聚硅氧烷吸附材料及其表面改性海绵的制备与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软糖状聚硅氧烷吸附材料及其表面改性海绵的制备与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三官能团硅烷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官能团硅烷为二乙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两种官能团的最佳体积比为3:2;混合溶液中硅烷的最佳固含量为15.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软糖状聚硅氧烷吸附材料及其表面改性海绵的制备与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溶胶搅拌均匀后转移到一个密封容器中,后在烘箱中60~80°C鼓风干燥72~24h后,通过溶胶水解和聚合一步反应得到类软糖状聚硅氧烷块状疏水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软糖状聚硅氧烷吸附材料及其表面改性海绵的制备与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用的海绵样品为普通商品用开孔聚氨酯海绵,聚氨酯海绵浸渍在硅溶胶中的时间为10~60分钟;从聚氨酯海绵中排除硅溶胶的方法可以是旋涂或者挤压的方法;聚氨酯海绵复合材料的干燥方式是密封条件下在烘箱内烘干,得到具有疏水性能的吸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55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