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推滚筒式网球拾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7388.5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任仲伟;孙学雁;杨涵硕;饶建波;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A63B6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网球 拾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球训练辅助器材,尤其是一种由滚筒转动拾取网球的手推滚筒式网球拾球机。
背景技术
网球运动在我国越来越受到欢迎。参与网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但训练网球运动场地较大,满场的的网球对拾球是件很困难的工作,每拾一球都需要人工低头弯腰一次,急需代替人工的网球拾球设备,以满足运动员和网球爱好者训练的需要。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出现了几种拾球机,但都只是将球集聚在一起,没有解决完成拾球的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推滚筒式网球拾球机,该手推滚筒式网球拾球机不仅能代替人工拾球,而且还具有省力、高效的作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推滚筒式网球拾球机主要由车体机构和拾球机构组成,整个网球拾球机是左右对称结构,车体机构中:车箱体是前面和上面敞开的空腔六面体,呈“簸箕”状,在车箱体的前底部固定安装有前轮轴,在伸出车箱体外的前轮轴两端上各安装有三个前轮轴承,前轮轴承由轴套和挡圈做轴向定位,其中外侧的两个前轮轴承固定连接前轮,内侧的前轮轴承固定连接大带轮,大带轮和前轮由两个大带轮连接销固定连接成一体。在车箱体的后底部固定安装有后轮轴,后轮轴由后轴挡圈做轴向定位,在伸出车箱体外的后轮轴两端上各安装有两个后轮轴承,后轮轴承上固定连接后轮,后轮轴承由轴肩、轴套和挡圈做轴向定位。在车箱体的后部由支臂螺钉固定连接支撑臂,两个支撑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推杆。在前轮轴的下边的车箱体上固定连接圈球杆,左右各一个,两个圈球杆构成一个外大内小的扇形区域。拾球机构中:拾球架是拾球机构的主体支撑框架,拾球架是U形三面结构,两侧面形状全等而对称平行,另一面即为两侧面的连接面,设为底面,两侧面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上滚筒轴,两侧面板的下端由螺钉固定连接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内安装下滚筒轴,下滚筒轴能在滑动轴承内转动,下滚筒轴和上滚筒轴均穿过车箱体的两侧面板,上滚筒轴连同拾球架由螺纹连接件固定连接在车箱体上,拾球架的底面板靠在前轮轴上,形成拾球架的倾斜定位;下滚筒轴的两端由小带轮连接销固定连接有小带轮,小带轮与大带轮由动力皮带连接形成带传动;在拾球架两侧面板内侧的下滚筒轴和上滚筒轴上左右对称安装有滚筒带轮,同轴的两滚筒带轮之间设有滚筒,分别是下滚筒和上滚筒,滚筒与滚筒带轮由滚筒连接销固定连接,下滚筒轴上的滚筒带轮与下滚筒轴是键连接,上滚筒轴上的滚筒带轮与上滚筒轴之间设有滚筒轴承,滚筒轴承内圈与拾球架之间设有隔套,同侧的上滚筒轴上的滚筒带轮与下滚筒轴上的滚筒带轮由滚筒皮带连接,形成皮带传动。下滚筒轴上的滚筒带轮由带轮档圈做轴向定位,下滚筒轴由轴挡圈做轴向定位;上滚筒轴上的滚筒带轮由轴承挡圈做轴向定位;下滚筒与上滚筒由拾球皮带连接,形成皮带传动。拾球架的底面板下端由5个压板螺钉固定连接弹性压板,弹性压板具有弹性,弹性压板与拾球皮带的下端形成网球入口;拾球架的底面板与拾球皮带之间的空腔形成网球通道,网球通道内的拾球架底面板上固定连接有贴面,贴面具有弹性;网球通道上顶处留有开口,设为网球出口,设拾球皮带的最低点距离地面的高度略小于网球的直径大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车轮为动力源,通过将运动和动力的机械传动方式和机构巧妙的应用,实现了拾球工作的机械化和先进性,由人推车的简单动作取代人工的不断低头弯腰集球、拾球,收球的复合动作,而且提高拾球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表达外形整体结构的正面立体图。
图2是主视图,表达本发明的正面形状和主要外部构成。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采用半剖视画法,是俯视图的投影方向。
图4是左视图,表达本发明的侧形状和主要外部构成。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采用全剖视画法,是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图6是图4的C─C剖视图,采用全剖视画法,是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图7是图5的D─D剖视图,采用斜剖视的旋转画法。
图8是图6的E─E剖视图,采用斜剖视的旋转画法。
图9是本发明拾球工作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73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结构框架
- 下一篇:一种辊棒安装增强套管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