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配电变压器的启动与过渡支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7456.8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0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林;李海凤;李丽贞;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13/06 | 分类号: | H02P13/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自动 调压 配电 变压器 启动 过渡 支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配电变压器的启动与过渡支路。
背景技术:
配电电力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的设备;当一次绕组通以交流电时,就产生交变的磁通,交变的磁通通过铁芯导磁作用,就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交流电动势;二次感应电动势的高低与一二次绕组匝数的多少有关,即电压大小与匝数成正比。当电网电压或负荷变化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要发生变化,当变化超过允许范围时,将影响电力用户的生产和生活,为保证变压器输出电压在允许范围内,通常采用有载自动调压技术,即当输出电压超过允许值时,通过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改变变压器一次侧的匝数,进而改变输出电压。目前的有载调压开关是机械有触点分接开关,它靠机械传动动作,动作时有火花,对变压器油具有电腐蚀作用,且不适合频繁动作。无触点分接开关就是采用电力电子元件,比如反并联的晶闸管,固态继电器等接在变压器高压绕组的分接头上,作为分接开关,电力电子元件的导通与截止相当于机械式有触点的闭合与开断。实现变换分接头,进而实现调压的目的。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控制信号来自于接在变压器低压侧的控制电路,在变压器上电前,变压器低压侧没有电,控制电路不能工作,因而接在高压侧中性点上的无触点分接开关都处于截止状态,变压器无法起动,所以需要有专门的启动电路,即在上电时,通过该支路将变压器的中性点连接起来,使变压器工作,二次侧带电,控制电路工作,无触点分接开关进入工作状态,然后该起动支路退出。变压器在变换分接头时,为了保证电流不中断,必须先触发要导通的分接开关,然后再关闭目前导通的分接开关,但这种方法将构成变压器分接头之间的匝间短路,形成较大的短路电流(环流),为了限制环流,必须在该回路中采取限流措施,即变换过程中,先经过过渡支路,最终完成分接头的变换。
现有的蓄电池启动技术,具有启动可靠,电路简单,但变压器通电前蓄电池一直在工作,耗电量较大,变压器从出厂到安装运行,或运行期间,检修停电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用中间继电器直接启动技术方式,要利用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但中间继电器常闭触点最大电流只有5A,通流容量小,易出现触点融化焊死现象,而三相交流接触器的主触点均是动合触点,在功能上不符合要求,所以这种启动方式寿命短,工作不可靠。而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缺点,具有可随时启动工作可靠的特点。现有的用无触点分接开关采用过零触发方式接入限流过渡支路的方法,对于感性负载,由于相并联的无触点分接开关在电流关断时,加载过渡开关上的电压大于过零触发的电压范围,过渡开关无法闭合,因而过渡支路无法串入,易产生变换分接头时匝间短路现象,本发明采用随机触发,保证了变换分接头过程中能将过渡支路可靠地串入调节回路中,起到限制环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配电变压器的启动与过渡支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配电变压器的启动与过渡支路,其组成包括:高压绕组,所述的高压绕组在中性点侧留有额定电压UN、95%UN和105%UN三个抽头,所述的95%UN 抽头依次与熔断器、反并联晶闸管s1、变压器中性点连接,所述的UN 抽头依次与所述的熔断器、反并联晶闸管s2、所述的变压器中性点连接,所述的105%UN抽头与所述的熔断器、反并联晶闸管s4、所述的变压器中性点连接;启动支路与过渡支路共用一个支路,与反并联晶闸管s2并联后接在变压器高压侧额定分接头上,其他两相绕组与此结构相同。
所述的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配电变压器的启动与过渡支路,无触点分接开关,由所述的反并联晶闸管组成,所述的启动支路与过渡支路由并接在无触点分接开关s2上的双向晶闸管s3与限流电阻RX构成的主电路,和由中间继电器动开触点KM1,产生控制电压电阻R1,三相中间继电器线圈KM,控制极保护稳压管DW构成的控制执行电路及单片机监控单元的相应控制部分K所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74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辊磨机施压缸的液控保护回路
- 下一篇:一种防腐蚀带安全销的气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