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泌抗香蕉束顶病毒单抗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单抗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7809.4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1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祥;周雪平;宋西娇;洪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08;G01N33/577;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泌 香蕉 病毒 杂交瘤 细胞株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泌抗香蕉束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单抗的应用。
背景技术
香蕉束顶病的病原为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1889年该病首先在斐济被发现,之后在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和台湾、加蓬、太平洋诸岛屿,埃及、刚果、菲律宾、越南等其他国家和地区陆续报道。20世纪,香蕉束顶病成为香蕉上的重要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该病威胁着亚洲、非洲和南太平洋地区共约占世界1/4香蕉产区的生产。在中国,早在1900年就有关于BBTV的记载,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香蕉束顶病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主要香蕉产区流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当时香蕉生产业的发展。虽然通过挖除病株防治蚜虫以及栽培脱毒蕉苗等人工手段可很大程度上防治香蕉束顶病,但对管理不当或无人管理的蕉园,该病仍具有很大的危害。香蕉束顶病毒属矮缩病毒科、香蕉束顶病毒属,病毒粒体位18-20nm的等径粒体。国内外研究表明,BBTV不能通过汁液摩擦或土壤传播,植株根部自然交接和菟丝子也均不能传播,仅由香蕉交脉蚜以持久方式传播。BBTV的短距离传播靠香蕉交脉蚜传染,而远距离传播则靠带病的繁殖材料。目前已报道的寄主有8种,均属芭蕉科,包括香蕉、大蕉、粉芭蕉、蕉麻、长梗蕉、尖苞片蕉、班克氏芭蕉、象腿蕉。香蕉束顶病在香蕉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苗期染病植株主要呈矮缩状,新抽叶片变小变窄,束状丛生,叶脉上首先出现深绿色点线状的“青筋”;中苗期染病植株新抽嫩叶初呈黄白色,后逐渐变暗至暗色条纹,并向主脉扩展;孕穗后期染病,新抽嫩叶失绿、易脆,抽穗停滞;初穗期染病,病株呈花叶状,穗轴不再下弯,香蕉停止生长;抽穗后期染病,香蕉同样停滞生长,病株根系生长不良或烂根,假茎基部微紫红色,解剖假茎可见褐色条纹,外层鞘皮随叶子干枯变褐或枯焦,少数晚期受害的则果形变细、果味变淡,失去商品价值。为了掌握香蕉束顶病毒发病状况,强化我国香蕉束顶病早期监测和预警,科学指导防控,急需建立检测芭蕉科中BBTV的高通量的检测方法,而目前没有这种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仅用低效率的电镜观察、PCR方法、核酸电泳等方法进行小样本检测。本发明以提纯的香蕉束顶病毒为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了1株分泌抗BBTV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2E3,以制备的单抗为核心可建立检测BBTV的高通量的血清学方法及其试剂盒,从而为我国香蕉束顶病早期监测和预警,科学指导防控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泌抗香蕉束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单抗的应用。
分泌抗香蕉束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2E3,它能分泌抗香蕉束顶病毒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株22E3保藏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8780。
抗香蕉束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腹水间接ELISA效价达10-7,抗体类型及亚类为IgG1、kappa链,该单克隆抗体能与香蕉束顶病毒的衣壳蛋白有特异性免疫结合反应。
抗香蕉束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仅与香蕉束顶病毒有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与香蕉线条病毒、香蕉苞片嵌纹病毒、柑橘衰退病毒、柑橘碎叶病毒、芜菁花叶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Y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均不发生免疫反应。
抗香蕉束顶病毒单克隆抗体在抗香蕉束顶病毒检测上的应用是以单克隆抗体为核心建立的各种免疫学检测方法和免疫学试剂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1)提供的杂交瘤细胞株22E3分泌抗香蕉束顶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该单抗为核心建立的dot-ELISA和ACP-ELISA等免疫学方法及用这些方法建立的试剂盒能高度特异、准确、灵敏的检测香蕉束顶病毒;2)利用本发明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检测香蕉束顶病毒,不需要昂贵的电子显微镜、PCR仪等设备;3)利用本发明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有效地用于香蕉中香蕉束顶病毒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dot-ELISA方法检测香蕉中BBTV的灵敏度分析;
图2 是dot-ELISA方法检测芭蕉科田间样品中BBTV的结果;
生物保藏
杂交瘤细胞株22E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保藏日期为:2014年1月22日,保藏号为CGMCC No.878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7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植物的胁迫耐性的人工融合基因
- 下一篇:细胞侵袭趋化模型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