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胶囊防鼠咬阻燃耐火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8803.9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6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蒋剑波;蒋冠馨;沈建中;蒋达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馨晟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2;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李妙英 |
地址: | 21425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胶囊 防鼠咬 阻燃 耐火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电缆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鼠阻燃电缆。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584798U公开了一种动控复合拖拽扁电缆,包括三根动力线芯,三根动力线芯外分别依次包裹有内屏蔽层、耐火层、第一绝缘层,三根动力线芯在同一平面上平行放置,二根控制缆芯由数根控制导体外分别依次包裹有导体屏蔽层、防火层、第二绝缘层后相互绞合成束构成,二根控制缆芯外分别包裹有绕包层,二根控制缆芯分布在三根动力线芯两侧构成复合缆芯,复合缆芯外挤塑成型有护套层,二根控制缆芯、三根动力线芯之间的间隙均设有钢绞线束,钢绞线束外分别依次设有金属管、第三绝缘层,护套层内设有防鼠咬用微胶囊。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绕包层、防火层以及微胶囊来达到防火防鼠的目的,但其在进行制作时需要缠绕绕包层,大大加大了制作难度,并且其防鼠仅仅靠化学方法,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微胶囊的药性容易失效导致防鼠效果并不理性,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物理与化学方式结合,有效阻燃,防止鼠咬的微胶囊防鼠咬阻燃耐火电缆。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微胶囊防鼠咬阻燃耐火电缆,包括若干根缆芯以及包裹于缆芯上的绝缘护套,其特征在于绝缘护套由内中外三层护套组成,所述外护套由厚度为5~10mm的乙丙橡胶,中护套为一圈厚度为8mm的螺旋状非磁性金属丝,内护套为厚度为5mm的防鼠微胶囊层,所述内护套与缆芯间填充有氧化镁。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在于将物理与化学方式相结合,并合理有效的选择绝缘护套的厚度使老鼠在啃食时不会破换到缆芯,并且有效被中护套阻隔,舔食到内护套的微胶囊,再者通过填充氧化镁耐火材料,有效进行阻燃,大大降低了制作难度。
作为优选,非磁性金属丝为铝。
作为优选,所述缆芯表面还包覆有一层玻璃纤维。通过此种设置,大大提高缆芯的韧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大大提高了阻燃和防鼠效果,并且降低了制作难度和成本,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微胶囊防鼠咬阻燃耐火电缆,包括3根缆芯001以及包裹于缆芯001上的绝缘护套002,绝缘护套002由内中外三层护套(021、022、023)组成,所述外护套023由厚度为5~10mm的乙丙橡胶,中护套022为一圈厚度为8mm的螺旋状非磁性金属丝,内护套021为厚度为5mm的防鼠微胶囊层,所述内护套021与缆芯001间填充有氧化镁003。非磁性金属丝为铝。所述缆芯001表面还包覆有一层玻璃纤维0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馨晟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馨晟特种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88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