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9268.9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6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南;马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W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振伟;王黎延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无线网络 资源利用率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用户的业务体验所需的最小阈值带宽;计算所述用户的单小区单用户的等效吞吐量;根据所述用户的业务体验所需的最小阈值带宽和单小区单用户的等效吞吐量,计算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本发明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从是否满足接入用户的服务质量考虑当前网络资源是否够用。避免了在共享信道的系统中,由于个别用户占用大量带宽而造成无线资源的物理利用率过高,从而导致系统利用率过高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对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评估的准确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评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长期演进(LTE,LongTerm Evolution)系统或高速分组接入(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系统中确定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资源利用率是评估无线通信系统使用情况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无线通信系统扩容或减容的重要参考指标。目前,往往以无线通信系统物理载频资源的被占用情况来评估无线资源利用率。
对于全球通(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系统,其物理载频资源按照时间维度被分割为多个时隙,一个用户使用GSM网络进行通信业务时,将会占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时隙。因此GSM系统的无线资源利用率采用忙时载频被占用的时隙数来评估:在统计时间段内,小区被平均占用的时隙数除以小区能提供的时隙总数即为该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
对于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系统,其物理载频资源按照时间和相互正交的扩频码两个维度被分割为多个码道,一个用户在使用TD-SCDMA系统进行通信业务时,将会占用多个码道。因此TD-SCDMA系统的无线资源利用率采用忙时被占用的码道数来评估:在统计时间段内,小区被平均占用的码道数除以小区能提供的码道总数即为该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
同样,对于LTE系统,也可以采用物理资源的占用情况来评估LTE系统的码资源利用率。LTE系统的物理载频资源按照时间和频率两个维度被分割为多个资源块,其中最小的物理资源单位为时域上一符号,频域上一个子载波组成的资源单元(RE,ResourceElement),而业务信道最小的资源分配单元为由84个RE组成的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用户使用LTE网络进行通信业务时,将会占用其中多个PRB资源。因此LTE系统的无线资源利用率采用忙时载频被占用的PRB数来评估:在统计时间段内,小区被平均占用的PRB数除以小区能提供的PRB总数即为该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
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利用率的评估方法,对于每个业务占用专属的物理资源时是有效的,即当每个用户的通信业务所占用的无线资源在业务开始就被分配并在业务进行过程中一直保持的话,采用物理资源的占用情况可以反映无线通信系统的利用率。这是因为专属资源的分配属性使得该物理资源在用户的通信过程中不会被其他用户占用,即便该用户在通信过程中有时会没有数据发送,物理资源仍然为该用户保留视为被占用,因此无线资源的占用情况比较明确。
但是,随着共享信道资源的引入,上述为用户分配无线资源的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从3G的HSDPA开始,一直到LTE,系统的物理资源不再是专属分配给某一个用户,而是网络侧综合考虑用户的数据发送需求、业务的优先级、用户的信道质量等,实时将物理资源调度给需要的用户。因此用户业务量大时,网络侧可能会分配更多的无线资源给用户;而当用户业务量小时,网络侧则会分配较少的无线资源给用户。这样的无线资源分配机制相对与专属信道的分配方式更加合理,但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当用户很少时,一个大业务量的用户可能会占用这个小区或载频上的所有物理资源,并且这种情况在TD-SCDMA HSPA网络和LTE网络中会经常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92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