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度栈桥桁架的上弦水平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9594.X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真;朱宏伟;何喜洋;张捷;周玉;郑伯兴;杨培红;尹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6/00 | 分类号: | E01D6/00;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栈桥 桁架 上弦 水平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桥桁架受力支撑杆的分布结构,具体应用在栈桥钢桁架受力水平弦杆的布置结构。属于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钢桁架结构在桥梁、工业以及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是一种由杆件彼此在两端用铰接连接而成的结构,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
如图1至图3所示,目前的设计中,栈桥上弦通常为十字交叉斜杆,因为实践及计算模型中的计算结果表明交叉水平支撑在整个受力过程中都是受压的,但是计算中一般按受拉杆件或假定其不参与受力仅仅满足长细比的要求,这种设计方式是不合理的。在现有的栈桥上弦水平支撑荷载作用下所有上弦杆件均为受压杆,钢结构杆件受压无论从强度还是构造要求均为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栈桥桁架的上弦水平支撑结构受压不均匀的技术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大跨度栈桥桁架的上弦水平支撑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跨度栈桥桁架的上弦水平支撑结构,包括三条纵向支撑杆和若干条横向连杆,所述纵向支撑杆包括中杆、左杆和右杆,其结构特点在于:由左杆、右杆和二条横向连杆连接构成刚性矩形支撑框,由其余横向连杆与左杆、右杆连接在刚性矩形支撑框内形成多个横向矩形框,中杆与所述横向连杆的中点连接形成支撑轴结构;在每个横向矩形框中设置二条斜连杆,所述斜连杆的上端连接中杆与横向连杆的连接处、底端各连接左杆、右杆与横向连杆的连接处,形成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等腰三角形结构沿支撑轴结构均匀分布,形成具有伞状分布式等腰三角形轴向支撑结构的大跨度栈桥桁架的上弦水平支撑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中杆、左杆和右杆可以为等距离平面分布。
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由所述斜连杆和横向连杆构成的多个等腰三角形结构,可以以中杆的中点为中心向两边反向对称分布,或者以中杆为中轴同向呈伞状分布。
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底角可以为30°-60°。
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形成的具有伞状分布式等腰三角形轴向支撑结构的大跨度栈桥桁架的上弦水平支撑结构可以呈15-30°倾斜。
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形成的具有伞状分布式等腰三角形轴向支撑结构的大跨度栈桥桁架的上弦水平支撑结构可以呈拱形状。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显著效果:
1、本发明由左杆、右杆和二条横向连杆连接构成刚性矩形支撑框,由其余横向连杆与左杆、右杆连接在刚性矩形支撑框内形成多个横向矩形框,中杆与所述横向连杆的中点连接形成支撑轴结构;在每个横向矩形框中设置二条斜连杆,所述斜连杆的上端连接中杆与横向连杆的连接处、底端各连接左杆、右杆与横向连杆的连接处,形成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等腰三角形结构沿支撑轴结构均匀分布,形成具有伞状分布式等腰三角形轴向支撑结构的大跨度栈桥桁架的上弦水平支撑结构,栈桥桁架的上弦水平支撑结构中的中杆、左杆、右杆、横杆和斜连杆形成多个等腰三角形结构受力,受力节点形式在同样的竖向和水平荷载下,改变上弦水平撑全部受压的情况,使杆件受力更加合理化,能够减小上弦杆杆件截面,具有节约造价、降低成本、经济性好等有益效果。
2、本发明栈桥桁架的上弦水平支撑结构的中杆、左杆、右杆、横杆和斜连杆形成多个等腰三角形受力,等腰三角形反向对称分布,受力节点形式在同样的荷载下,部分水平支撑杆件均为受拉布置,并且能大大减小原布置中杆件所受压力,对钢结构杆件的受力与经济性均大有用处。
3、本发明栈桥的上弦水平支撑结构,通过计算和多次火电厂输煤栈桥中的工程实践可证实,能够保证整个的水平支撑受拉,而充分发挥钢结构的作用,对整个结构受力都是十分有利的。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的栈桥桁架上弦水平支撑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的栈桥桁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现有技术的栈桥桁架上弦水平支撑结构的受理示意图。
图4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受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95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拉手的安全插头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