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形软包装钛酸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9884.4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0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龚本利;吴伟煌;范未峰;李世军;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剑兴锂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2/12;H01M2/3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杨保刚;徐丰 |
地址: | 62831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形 软包装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形软包装钛酸锂电池。
背景技术
世界能源与环保形势日趋紧张,电池作为动力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环保无污染,无记忆效应等显著优点逐步成为能源领域的首选。目前正在推行的经济政策中,新能源汽车采用的能源供应系统之一就是锂离子电池模块,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钛酸锂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比较于传统的石墨类碳负极,具有很多优点:循环性能优异,石墨类负极循环次数在300-2000次左右,而钛酸锂负极的循环寿命在2万次以上,这主要是由于钛酸锂充电前后晶胞大小几乎无变化,是一种零应变材料;可快充,钛酸锂属于尖晶石结构,具有三位的锂离子通道,锂离子扩散速度快,在10-8~10-9cm2/s之间,比石墨高1~2个数量级;高安全,钛酸锂的嵌锂电位在1.55V左右,远高于锂枝晶析出电位,无析锂风险,同时钛酸锂作为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其热稳定性远高于石墨类负极。由于钛酸锂具有众多的优点,因此成为了当前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热点。
在钛酸锂应用过程中,人们普遍发现,钛酸锂电池在高温环境下存在严重的胀气问题,这极大制约了钛酸锂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用材料包覆、电解液配方改善、工艺优化等方法,但这些措施还是很难彻底解决胀气问题。
例如申请号为201210120193.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方形锂电池,一种方形锂电池,包括两端具有敞口的筒状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正负极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极片上设有极耳,所述的极耳与一电极引出结构连接,筒状壳体的敞口处设有用于封闭该敞口的盖板,盖板上具有用于供电极引出结构穿出的通孔,且在盖板上设有注液孔;电极引出结构包括一呈圆柱状的电极柱,该电极柱的内端具有用于增大与极耳的连接面积的连接部,该电极柱,穿出盖板,的一端套设有锁紧螺母,在该锁紧螺母的作用下电极柱与盖板固连;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对该电极柱起支撑作用的支撑件;连接部呈条形且与电极柱垂直设置,极耳与该条形连接部横向连接,支撑件位于连接部与盖板之间,支撑件的一侧抵靠在该连接部上,其另一侧抵靠在盖板上。
钛酸锂的胀气问题限制了在软包装电池中的应用,但软包装电池具有安全性好、电池形状可根据需要任意设计等优点,也成为了锂离子电池发展的趋势。软包装电池中,电池一旦胀气,正负极极片之间出现空隙,电池发生变形,内阻增大,界面变差;同时胀气消耗大量的电解液,导致离子通道阻断,电池容量,循环性能等急剧恶化。
因此针对软包装钛酸锂电池的胀气问题,非常有必要另辟蹊径,采用全新的方法去克服这一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钛酸锂电池因胀气带来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圆柱形软包装钛酸锂电池,解决了现有软包装钛酸锂电池胀气的问题;同时能够对电解液进行补充,进而可以消除因为胀气导致的电解液不足,离子通道阻断等问题,从根本上消除胀气的负面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柱形软包装钛酸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正、负极片与隔膜一起卷绕成的圆柱形卷芯,圆柱形卷芯封装在铝塑包装膜中;所述铝塑包装膜内还设有用于泄压和储液的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圆柱形卷芯之间设有封装层。
进一步地,所述铝塑包装膜设有用于隔绝锂电池内部和外部的上顶封位、下顶封位和左侧封位;所述封装层的封装强度小于上顶封位、下顶封位和左侧封位的封装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片连接有正极耳,负极片连接有负极耳,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位于圆柱形卷芯的上下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腔内有与圆柱形卷芯相同的电解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圆柱形软包装钛酸锂电池,包括由正、负极片与隔膜一起卷绕成的圆柱形卷芯,圆柱形卷芯封装在铝塑包装膜中;铝塑包装膜内还设有用于泄压和储液的储液腔,储液腔与圆柱形卷芯之间设有封装层。当电池胀气时,气体从极片之间逸出,卷芯本身不会变形。而现有的方形卷芯当电池胀气时,卷芯会严重变形引起界面变差。通过圆柱形卷芯,首先可以克服因胀气带来的卷芯变形和界面变差的问题。
当锂电池胀气达到一定程度后,圆柱形卷芯与储液腔之间的封装层破裂,完成锂电池的泄压和补液工作。经过试验表面当锂电池胀气后,电解液不足、锂电池存在内阻增大、电池容量快速下降、离子通道阻断等问题。当对锂电池进行泄压和补液后,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锂电池胀气带来的负面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剑兴锂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剑兴锂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98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