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1209.5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4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柏熊一彰;长谷川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嘉智尼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F5/00 | 分类号: | E05F5/00;E05F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武也平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使得建筑物或家具的推门(含推窗,以下皆同)的闭动作和/或开动作变得容易的方式给推门施加拉拽力的拉拽装置。
背景技术
给建筑物或家具的推门施加拉拽力的拉拽装置业已被知晓(参见专利文献1)。典型的拉拽装置具备被安装于框和推门两者中一方的承接部、和被安装于框和推门两者中另一方的拉拽装置主体。在拉拽装置主体设置有从被拉出状态旋转到拉入状态而拉拽承接部的臂、和弹性件;该弹性件给被拉出状态的臂施加拉出方向的旋转力,同时,当被拉出状态的臂在拉入方向旋转到给定角度时给臂施加拉入方向的旋转力。
当关闭推门时,被拉出状态的臂一同承接部卡合(即承接部的轴嵌入臂的槽或者臂的轴嵌入承接部的槽),被拉出状态的臂就向拉入方向旋转。当臂旋转到给定角度时,弹性件给臂施加的旋转力的方向切换,臂被施加拉入方向的旋转力。因此,臂自动地拉拽承接部,推门自动地关闭。
本申请人作为这种拉拽装置提出过下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23所示,该拉拽装置具备被安装于框101的承接部108、和被安装于推门102的拉拽装置主体103。在拉拽装置主体103设置有从被拉出状态旋转到拉入状态而拉拽承接部108的臂105。如图24(a)的臂105的俯视图所示,在臂105形成有供承接部108的轴104嵌入的槽107。当关闭门扇时,如图24(a)所示,承接部108的轴104同被拉出状态的臂105的槽107的壁部105a冲撞,臂105向拉入方向旋转。如图24(b)所示,当臂105向拉入方向旋转到给定角度时,弹性件给臂105施加的旋转力的方向切换,臂105自动地拉拽承接部108的轴104。若使用本申请人提出的这种拉拽装置,推门102就自动且缓慢地关闭,故能使得推门102的动作生发出高级感。
已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72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外观设计专利第13890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当关闭推门102时,承接部108的轴104同被拉出状态的臂105的槽107的壁部105a冲撞。这时就会产生冲撞音,接过本来应有的高级感就完全失去了。为了降低冲撞音,如图24(a)所示,在承接部108的轴104套上橡胶制O型圈110,以缓和臂105的槽107的壁部105a同承接部108的轴104冲撞时的冲击。
但是,就承接部108的轴104套上了橡胶制O型圈110的拉拽装置而言,每重复一次开闭时O型圈110就一边沿臂105的槽107的壁部105a滑动一边移动,故存在O型圈110容易磨损的问题。为了减少O型圈110磨损,在本申请人提出的拉拽装置中,下了一番功夫,也即使臂105的槽107的左右壁部105a、105b的高度不同。即,如图25(b)所示,臂105的槽107的左右一对壁部105a、105b当中,壁部105b的高度设得比壁部105a的高度低。当打开推门102时,承接部108的轴104沿壁部105b移动(参见图24(b))。通过将壁部105b的高度低设,能做到不让壁部105b和O型圈110接触,能减轻O型圈110磨损。但是,若将壁部105b的高度低设,则又产生不能充分确保壁部105b和承接部108的轴104卡挂度这一新问题。
对此,本发明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缓和承接部轴与臂槽冲撞时的冲击又能确保臂槽壁部与承接部轴卡挂度的拉拽装置。
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拉拽装置,具备被安装于框和推门两者中一方的承接部、和被安装于框和推门两者中另一方的拉拽装置主体;上述拉拽装置主体具有从被拉出状态旋转到拉入状态而拉拽承接部的臂、和弹性件;该弹性件给被拉出状态的上述臂施加拉出方向的旋转力,同时,当被拉出状态的上述臂在拉入方向旋转到给定角度时给上述臂施加拉入方向的旋转力;其特征在于,上述臂具有供上述承接部的轴嵌入的槽,在被拉出状态的上述臂的上述承接部的轴所冲撞的部位设置降低上述承接部的轴冲撞时的冲击音的缓冲体。
本发明第2技术方案是根据第1技术方案的拉拽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体在上述臂的槽的长度方向长,以使得上述臂从被拉出状态旋转到上述给定角度期间上述缓冲体与上述承接部的轴相接。
本发明第3技术方案是根据第1或第2技术方案的拉拽装置,其特征在于,绕垂直轴旋转的上述臂的槽具有相面对的一对壁部,上述缓冲体被配置于上述臂的上述槽的一方壁部的垂直方向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嘉智尼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世嘉智尼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12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