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均化全铂结构澄清槽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1558.7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希光;张泰山;寇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225 | 分类号: | C03B5/225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57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均化全铂 结构 澄清 | ||
1.一种高效均化全铂结构澄清槽,包括带有澄清槽主体、玻璃液进入口、隔板、排气孔和玻璃液流出口构成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包括在澄清槽主体槽内按由前至后液流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挠流隔板、第三挠流隔板;第一挠流隔板由第一挠流隔板上片隔板和第一挠流隔板下片隔板构成,第一挠流隔板上片隔板呈倾斜状设置于澄清槽主体槽内中上部,第一挠流隔板下片隔板位于澄清槽主体槽内下底部,第一挠流隔板上片隔板与第一挠流隔板下片隔板间隔设置;第三挠流隔板为竖直放置、带有流液孔的隔板;澄清槽主体除玻璃液进入口、玻璃液流出口和排气孔外是封闭型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均化全铂结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挠流隔板、第三挠流隔板之间间隔设有第二挠流隔板;该第二挠流隔板4由第二挠流隔板上片隔板和第二挠流隔板下片隔板构成,第二挠流隔板上片隔板呈前下、后上倾斜状,第二挠流隔板下片隔板呈前上、后下倾斜状,第二挠流隔板上片隔板的下端与第二挠流隔板下片隔板的上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均化全铂结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挠流隔板、第三挠流隔板之间间隔设有挠流隔板,该挠流隔板由挠流隔板上片隔板和挠流隔板下片隔板构成,挠流隔板上片隔板呈倾斜状设置于澄清槽主体槽内中上部,挠流隔板下片隔板位于澄清槽主体槽内下底部,挠流隔板上片隔板与挠流隔板下片隔板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效均化全铂结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澄清槽主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长方形或长方形与圆弧的组合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效均化全铂结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液进入口设置在澄清槽主体的前端面或上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效均化全铂结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孔设置在澄清槽主体的后1/3部位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效均化全铂结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液流出口设置在澄清槽主体后端面上,且与澄清槽主体的底面是平齐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 所述的高效均化全铂结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挠流隔板下片隔板、第三挠流隔板与澄清槽主体底留有2~5mm的流液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均化全铂结构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挠流隔板下片隔板、挠流隔板下片隔板、第三挠流隔板与澄清槽主体底留有2~5mm的流液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15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井下热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基基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