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锚固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1755.9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1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梅田正史;野岛隆哉;村濑健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28 | 分类号: | B60N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宋子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固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车辆的装饰物(トリム)等的锚固(アンカー)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将儿童安全座椅安装在车辆的后排座椅时,将车辆的安全带插通儿童安全座椅的侧部进行固定,并且将儿童安全座椅上部的带子卡止在固定于后搁板的儿童安全座椅用锚固(锚固)来进行固定。
后搁板由车体面板与覆盖在车体面板的上表面的内部装饰部件构成,锚固从设置于内部装饰部件的安装孔,通过螺栓紧固在车体面板上来进行固定。而且,在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时,锚固被盖覆盖,呈锚固的非露出状态。因此,采用了锚固与盖一起被固定在后搁板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即,锚固及盖的底座通过螺栓一起紧固于后搁板(车体面板)而固定。
将锚固固定在后搁板时,由于螺栓的紧固而使锚固(及盖)与螺栓一起转动,因此有锚固(及盖)的朝向(组装角度)偏离预期的朝向之忧。因此,现状是,在固定锚固时,操作员在预想到最终的转动的状态下,配置锚固并进行螺栓的紧固。因此,锚固的安装操作对于操作员而言是多负担操作。而且,事实上,存在由于操作员的熟练程度等导致锚固的朝向(组装角度)出现偏差,锚固(盖)的美观度下降之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9-11847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固的安装结构,在将锚固固定于车辆侧时,限制伴随着螺栓的紧固的锚固的转动移动,从而抑制锚固朝向的偏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权利要求1所涉及的本发明的锚固的安装结构,是具有用于将搭载物固定在车内的卡止部,并通过螺栓紧固于车体的锚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撑部件,在所述锚固的所述车体侧与该锚固组合,支撑所述锚固并且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锚固一起紧固;安装孔,在所述车体侧的部件上形成,插通有所述螺栓并且安装有所述锚固和所述支撑部件;以及限制嵌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面,松弛地嵌合于(遊嵌される)所述安装孔,并且当所述支撑部件随着所述螺栓的紧固而转动时,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边缘卡合,对所述支撑部件的转动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以使所述锚固的朝向为规定的朝向。
权利要求1所涉及的本发明中,当锚固固定在车体时,支撑部件与锚固一起由螺栓紧固固定。在紧固螺栓时,随着螺栓的紧固转动,与锚固组合的支撑部件的限制嵌合部,由松弛地嵌合于车辆侧部件的安装孔的状态变为与安装孔的内周边缘卡合,将锚固的转动方向上的位置限制为规定的位置。
因此,在将锚固固定于车辆侧时,能够限制伴随着螺栓的紧固的锚固的转动移动,从而能够抑制锚固朝向的偏差。
并且,权利要求2所涉及的本发明的锚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的安装结构中,所述限制嵌合部设置为围绕所述支撑部件的贯通有所述螺栓的贯通孔的周围的筒状,并与所述安装孔的所述内周边缘的多个位置卡合。
权利要求2所涉及的本发明中,在贯通有螺栓的贯通孔的周围,限制嵌合部的筒状外缘在多个位置与安装孔的内周边缘卡合。因此,锚固的转动方向上的位置被更可靠地且准确地限制。
另外,权利要求3所涉及的本发明的锚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固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孔具有在其内周边缘互相平行相对的一对缘部,所述限制嵌合部具有以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为基准设置成点对称、并与所述一对缘部卡合的一对卡合部。
权利要求3所涉及的本发明中,锚固的支撑部件松弛地嵌合固定于车辆侧部件的安装孔时,限制嵌合部的一对卡合部与安装孔的内周边缘的一对缘部卡合,限制锚固的转动方向上的位置,并将锚固的位置限制在距离安装孔的相对的一对缘部均等的位置。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锚固的转动方向,以及与相对于安装孔的转动方向正交的面内方向(例如,车辆的前后、左右方向)的位置的偏差。
另外,权利要求4所涉及的本发明的锚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固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孔为四边形,所述限制嵌合部形成在所述安装孔的对角线方向上延伸的椭圆形状,并在该椭圆形状的长轴方向两端部形成有所述卡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未经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17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膜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洗涤液剩余量的检测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