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液检测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12465.6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2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李菲;叶苓;欧文斌;杨小平;李朴;刘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G08C17/02;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检测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一种视频监控技术系统,特别设计一种基于视频图像的输液检测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技术是常用的临床医学治疗手段,然而,输液十分耗时,且输液状况需要及时观测,一旦监控失误就会使空气进入人体的血液系统,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会使患者死亡。这给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带来了繁重的负担。
现有的输液检测监控系统大体可以分为:(1))输液完毕,本机报警,提醒病人输液完毕,人工请护士前来处理:该类产品必须要有人陪同并且无法及时请护士前来处理,自身没有保护措施,无法避免药水打完之后引起的回血,若病人需要输液多瓶,药水打完之后输液管进入空气,换瓶极为不便;(2)座位按钮式呼叫器:该类产品需要病人时刻注意输液的实时状况,但是大多数病人输液都因生病而引起身体疲惫而昏昏欲睡,所以该类产品的弊端同第一类;(3)输液完毕,本机报警,自动夹死输液管,停止输液,人工请护士前来处理:该类产品虽然可有效避免药水打完回血的可能,也解决了药水用尽换瓶不便的弊端,但是仍然无法避免家人或朋友陪同输液,人工叫护士前来取针的弊端,无法有效提高医院输液的效率,也无法避免病人和陪护人员熟睡后没有护士前来处理的缺陷。
现有技术(CN102526837A)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计量式的输液滴速检测技术,其监测电路包括:两极分别安置在滴斗上方输液管两侧的电容,连接电容的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相连的LCD、LED和蜂鸣器。其监测方法是:将滴斗中液面调至特定高度,使液滴在滴落最后一瞬间导通滴斗中上下两部分的液体,使电容值发生一种脉冲式突变,脉冲的周期就对应了滴速周期;连续监测并显示滴速,在滴速变化过快、过慢、停止时发出报警。存在以下缺点:要求漏斗能固定住电容极或者红外管,对于采用塑料材质的滴斗固定起来比较困难,所测数据偏差大;滴斗部位被遮挡,不利于同时进行人工观测;安装要求比较高,使用不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液检测监控系统,实现医院输液远程监控,使用方便、可靠、非介入式的基于视频图像的输液检测监控装置。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输液检测监控装置,包括输液监测终端、协调器、中继器、手持终端、AV视频终端。手持终端通过内嵌式ZigBee模块与输液监测终端连接,输液监测终端与病人输液管相连,所述输液监测终端包括上电控制器、ZigBee模块、第一LED显示灯、启动控制器、第一统计器、第一显示器、第一数据处理器和第一蜂鸣报警器。
优选地,第一数据处理器包括红外模块和数码管。
优选地,中继器包括ZigBee模块,第二LED显示灯。
优选地,协调器包括上电保持器、ZigBee模块、第三LED显示灯、网络组建器、第二统计器、授时器。
优选地,手持终端包括开关、第二显示器、参数设定部、键盘、第二数据处理器和第二蜂鸣报警器。
优选地,AV视频终端包括信号控制部、第四LED显示灯、第三显示器、ZigBee模块、第三数据处理器。
优选地,第三数据处理器包括VGA转换模块和VGA转AV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非介入式方式,通过观测外部视频进行监控,对输液无干扰;(2)监控探头与传统人工监视可以同时进行;(3)该探头上安装了LED灯,保证在黑夜里也有足够的照明,白天夜间均可正常工作;(4)联网工作,便于护士控制台同时监控多个输液病人,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是输液检测监控系统的结构图;
附图2是协调器外视图;
附图3是输液监测终端外视图;
附图4是手持终端外视图;
附图5是AV视频终端外视图。
图中,1、协调器,2、中继器,3、输液监测终端,4、手持终端,5、AV视频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是本实施例的原理结构图。
本发明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医院的输液情况实时监控。
参照图1,本输液远程监控网络系统包括由内置ZigBee无线收发模块的输液监测终端3、协调器1、中继器2、手持终端4和AV视频终端5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未经李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24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雾化器口罩
- 下一篇:一种静脉注射泄漏的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