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发酵生产L-赤藓酮糖的菌株HD385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2899.6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2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朱龙华;刘宇鹏;李柱坚;潘龙;靳魁奇;朱晓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9/02;C12R1/01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杨海霞;时立新 |
地址: | 51802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发酵 生产 赤藓酮糖 菌株 hd385 方法 | ||
1.一种微生物发酵生产L-赤藓酮糖的菌株HD385,其分类属醋酸杆菌科(Acetobacteraceae)葡萄糖酸杆菌属(Gluconobacter)Gluconobacter kondonii,该菌株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8391。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菌株HD385发酵赤藓糖醇生产L-赤藓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菌株HD385按1~10%的接种量接入液体发酵培养基,在好氧条件下于28~30℃发酵培养48~72 h;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赤藓糖醇50~250 g/L,氮源6~20 g/L,碳酸钙0.1~15 g/L,KH2PO4 0.1~8 g/L,余量为水,培养基pH 4~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发酵赤藓糖醇生产L-赤藓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菌株HD385先按1~10%的接种量接种到一级种子培养基中,于28~30℃好氧培养6~24 h;然后将培养好的一级种子按1~10%的接种量接入二级种子培养基中,8~10 h后将培养好的二级种子按1~10%的接种量再接入液体发酵培养基;其中,所述一级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赤藓糖醇10~50 g/L,酵母粉5~15 g/L,KH2PO4 0.1~0.5 g/L,余量为水,pH自然;所述二级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赤藓糖醇10~50 g/L,酵母粉5~15 g/L,CaCO3 0.1~0.5 g/L,余量为水,pH 4.0~7.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发酵赤藓糖醇生产L-赤藓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赤藓糖醇为食品级赤藓糖醇或医药级赤藓糖醇。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发酵赤藓糖醇生产L-赤藓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源为酵母粉、牛肉膏、蛋白胨、玉米浆、尿素或无机铵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大学,未经深圳市博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28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