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缩比厚规格高级别管线钢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3056.8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7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朝海;刘志刚;霍自美;李国宝;王振华;刘海波;夏佃秀;牛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1D11/00;C22C33/04;C22C38/50;C22C38/28;C22C38/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比 规格 级别 管线 生产工艺 | ||
1.一种低压缩比厚规格高级别管线钢的生产工艺,所述的工艺包括下述的步骤:
冶炼、精炼、板坯连铸、板坯加热,粗除鳞、粗轧、中间坯冷却、精轧、冷却、热矫直;
所述的冶炼和精炼过程中,控制S、P、O、N、H这五种元素之和小于150ppm;
在板坯连铸过程中,生产的板坯厚度245-255mm,铸坯中心偏析小于C类1.5;板坯连铸后的连铸坯缓冷45-50小时;
在板坯的加热工序中,板坯加热温度1100℃-1220℃,均热段保温时间大于30分钟,总加热时间大于或等于250分钟;
粗除鳞步骤中,板坯粗除鳞后的温度范围为1030-1050℃;
粗轧步骤中,粗轧工序的再结晶区控制轧制的温度范围为980-1050℃,变形过程采用轧机最大能力,保证道次压下率,将变形渗透至钢板心部;最后一道次在变形温度范围的下限时进行,保证压下率和变形温度的有效结合,使得压下率≥15%且变形后晶粒尺寸不过分长大,中间坯厚度为80-120mm;粗轧阶段的总变形量50-70%;
中间坯冷却步骤中,再结晶变形结束后,利用粗轧机机架除鳞高压水对中间坯进行冷却,降温至880-930℃,减少再结晶变形后的晶粒长大;
精轧步骤中,精轧工序的未再结晶区控制轧制的开轧温度范围为780-850℃,终轧温度范围740-800℃,轧制8-12道次,此阶段轧制中,采用精轧阶段大的累积变形量,前2-3道次变形率控制在15%,使累积压下率控制在65-75%的范围;
冷却步骤采用MULPIC冷却设备,采用水凸度控制,边部遮蔽冷却技术保证冷却的均匀性,开冷温度720-780℃,终冷温度100-400℃,冷却速率15-25℃/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缩比厚规格高级别管线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坯连铸过程中,生产的板坯厚度为250mm,所述的板坯连铸后的连铸坯缓冷48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缩比厚规格高级别管线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坯加热工序中,板坯加热温度118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缩比厚规格高级别管线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坯出炉后粗除鳞的温度范围为104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缩比厚规格高级别管线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轧工序的再结晶区控制轧制的温度范围为10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缩比厚规格高级别管线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轧步骤中,待温中间坯厚度为10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缩比厚规格高级别管线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轧步骤中,再结晶变形结束后,利用机架除鳞高压水对中间坯温度降温至900℃,减少再结晶变形后的晶粒长大,总变形量6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缩比厚规格高级别管线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轧工序的未再结晶区控制轧制的开轧温度范围为820℃,终轧温度范围780℃,轧制10道次,此阶段轧制中,采用精轧阶段大的累积变形量,前2-3道次变形率控制在15%,使累积压下率控制在65-75%的范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缩比厚规格高级别管线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工序中,开冷温度740℃,终冷温度300℃,冷却速率20℃/s。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缩比厚规格高级别管线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该工艺所生产的钢板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3~0.08%,Si:0.15~0.35%,Mn:1.50~2.00%,P≤0.012%,S≤0.003%,Nb:0.05~0.09%,Ti:0.015~0.025%,Mo≤0.25%,Cu≤0.35%,Ni≤0.30%,Cr≤0.03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30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