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值孔径条纹对比度可调节的点衍射干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3337.3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9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山;李闽珏;杨忠明;史琪琪;王新星;田雪;王帅;窦健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值孔径 条纹 对比度 调节 衍射 干涉 装置 | ||
1.一种大数值孔径条纹对比度可调节的点衍射干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偏振激光器(1)、二分之一波片(2)、第一四分之一波片(3)、第一分光镜(4)、第一反射镜(5)、第二反射镜(6)、第二四分之一波片(7)、第三反射镜(8)、第四反射镜(9)、第三四分之一波片(10)、第二分光镜(11)、准直扩束系统(12)、显微物镜(13)、点衍射板(14)、待测球面(15)、压电移相器(16)、准直透镜(17)、第四四分之一波片(18)、检偏器(19)、成像透镜(20)和探测器(21);线偏振激光器(1)、二分之一波片(2)、第一四分之一波片(3)、第一分光镜(4)和第一反射镜(5)依次共光轴设置,线偏振激光器(1)、二分之一波片(2)、第一四分之一波片(3)、第一分光镜(4)和第一反射镜(5)所在光轴为第一光轴;第四反射镜(9)、第三四分之一波片(10)、第二分光镜(11)、准直扩束系统(12)、显微物镜(13)和点衍射板(14)依次共光轴设置,第四反射镜(9)、第三四分之一波片(10)、第二分光镜(11)、准直扩束系统(12)、显微物镜(13)和点衍射板(14)所在光轴为第二光轴,第二光轴与第一光轴垂直;第一分光镜(4)、第二四分之一波片(7)和第三反射镜(8)依次共光轴设置,第一分光镜(4)、第二四分之一波片(7)和第三反射镜(8)所在光轴为第三光轴,第三光轴与第二光轴平行,且与第一光轴垂直;第二反射镜(6)位于第一反射镜(5)和第二分光镜(11)之间,将第一反射镜(5)的光束反射至第二分光镜(11);待测球面(15)与压电移相器(16)连接,待测球面(15)所在光轴为第四光轴,准直透镜(17)、第四四分之一波片(18)、检偏器(19)、成像透镜(20)和探测器(21)依次共光轴设置,准直透镜(17)、第四四分之一波片(18)、检偏器(19)、成像透镜(20)和探测器(21)所在光轴为第五光轴,第四光轴和第五光轴关于第二光轴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值孔径条纹对比度可调节的点衍射干涉装置,其特征在于:线偏振激光器(1)出射的光依次经过二分之一波片(2)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3)后产生右旋圆偏振光,再经过第一分光镜(4)分为两束,其中透射光束经过第一反射镜(5)和第二反射镜(6)反射到第二分光镜(11),再经过第二分光镜(11)反射进入准直扩束系统(12);由第一分光镜(4)反射的光束先后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片(7)和第三反射镜(8)后,反射到第四反射镜(9),经第四反射镜(9)反射至第三四分之一波片(10)后产生左旋圆偏振光,再通过第二分光镜(11)透射后进入准直扩束系统(12);两束光会合后通过准直扩束系统(12)和显微物镜(13)会聚到点衍射板(14),衍射出含有左旋和右旋两束光的近似标准球面波;每一旋向的球面波前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参考波前,另一部分作为检测波前,检测波前经待测球面(15)反射至点衍射板(14),再经点衍射板(14)反射后与旋向相反的参考波前会合后经过准直透镜(17)变为平面波,经过第四四分之一波片(18)后变成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最后通过检偏器(19)和成像透镜(20)后于探测器(21)上得到干涉条纹;通过调整检偏器(19)的旋转角度可实现条纹对比度的调节;压电移相器(16)推动待测球面(15)沿第四光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数值孔径条纹对比度可调节的点衍射干涉装置,其特征在于:点衍射板(14)包括玻璃基底(141)、金属反射膜(142)和衍射针孔(143),金属反射膜(142)镀于玻璃基底(141)之上,金属反射膜(142)中心设有一个衍射针孔(143);光束依次经过玻璃基底(141)和金属反射膜(142)上的衍射针孔(1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33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率测定装置以及曲率测定方法
- 下一篇:胶印印刷版网点还原密度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