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田用回注水终端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13748.2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4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辉;诸渝珍;叶国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林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24;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田 注水 终端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油气田用回注水终端净化装置,涉及的水处理技术领域,应用于向油气田内注水增压。
背景技术
目前油气田在开采的过程中随着储藏量的逐渐减少,压力也随之下降,结果势必造成油田日产量的锐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向油气田内注水以保持压力。地处油气田附近的地表水的水质未经处理是不适宜直接用于回油气田回注水。实际工作中,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沙滤装置。这种方法能去除的仅是地表水中颗粒较大的固体悬浮物,对于腐生菌、硫酸盐还原菌,含油量、及二价硫等物质是无法去除的。同时对回注水中的藻类的芽孢和水生微生物也很难去除。为了去除这些靠过滤不容易去除的有害物质通常采用加药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无疑是在消除一部分有害物质的同时又添加了新的有害物质。所以现今的油田回注水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净化,难以保证回注水的清洁,容易造成土壤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采用微气泡发生系统,利用微气泡上升的托力把回注水中固体悬浮微粒、藻类和水中微生物的芽孢提升到固液分离箱的水层表面,由履带式刮泥板将它们连续推向排污槽排出,用洁净水回注的油气田用回注水终端净化装置。
其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污泥输送机构、固液分离箱、微气泡发生罐、高压发生器、输送管、臭氧发生包在内的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固液分离箱上端固定有污泥输送机构,固液分离箱下端通过微气泡释放管连通微气泡发生罐,微气泡发生罐内的空化发生管与隔膜压力泵连接,隔膜压力泵的另一端通过水流回流管连接固液分离箱,固液分离箱的中间位置通过管道连隔膜提升泵,隔膜提升泵连接的进水管管路上设有进水止回底阀;固液分离箱的另一侧通过管道连通氧化及碳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箱,活性炭箱底端连接回注水输送管;高压发生器与臭氧发生包连接,活性炭箱底端通过臭氧释放管连接臭氧发生包,另外,高压发生器与臭氧发生包连接,高压发生器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的微气泡发生罐内设有的空化发生管与隔膜压力泵连接,微气泡发生罐内的微气泡造型头固定在空化发生管的进口处,所述的污泥输送机构的驱动电机与履带主动轮连接,履带主动轮通过履带刮泥排与履带被动轮连接组成污泥输送带,污泥输送带与污泥槽连通,污泥槽下端连有污泥输送管。
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优点和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利用微气泡上升的托力把回注水中固体悬浮微粒、藻类和水中微生物的芽孢提升到固液分离箱的水层表面排出,形成符合卫生要求的回注水回注地表,保护环境,同时,由于除了电能外不需要添加任何材料,其运行成本低,因此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油气田用回注水终端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液分离箱、2-水流回流管、3-微气泡发生罐、4-隔膜压力泵、5-空化发生管、6-微气泡造型头、7-压力表、8-进水止回底阀、9-隔膜提升泵、10-驱动电机、11-履带刮泥排、12-履带主动轮、13-履带被动轮、14-污泥槽、15-污泥输送管、16-活性炭箱、17-活性炭、18-回注水输送管、19-臭氧释放管、20-臭氧发生包、21-空气压缩机、22-散热风扇、23-高压发生器、24-微气泡释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见附图1,整个装置围绕固液分离箱1展开,固液分离箱1上端固定有污泥输送机构,固液分离箱1下端通过微气泡释放管24连通微气泡发生罐3,微气泡发生罐3内的空化发生管5与隔膜压力泵4连接,隔膜压力泵4的另一端通过水流回流管2连接固液分离箱1,微气泡发生罐3上端连有压力表7,固液分离箱1的中间位置通过管道连隔膜提升泵9,隔膜提升泵9连接的进水管管路上设有进水止回底阀8;固液分离箱1的另一侧通过管道连通氧化及碳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箱16,活性炭箱16内置有活性炭17,活性炭箱16底端连接回注水输送管18;活性炭箱16底端通过臭氧释放管19连接臭氧发生包20,另外,高压发生器23与臭氧发生包20连接,高压发生器23与空气压缩机21连接;所述的微气泡发生罐内的微气泡发生罐3内的微气泡造型头6固定在空化发生管5的进口处;所述的污泥输送机构由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与履带主动轮12连接,履带主动轮12通过履带刮泥排11与履带被动轮13连接组成污泥输送带,污泥输送带与污泥槽14连通,污泥槽14下端连有污泥输送管15组成的污泥输送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林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林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3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