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送语音消息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4434.4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1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阮良;周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翼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1004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送 语音 消息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语音消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发送语音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端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了基本文字图片消息外,还有语音消息等移动应用特性功能。其中语音消息是一大亮点,是对即时通话很好的补充,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在用户发送语音消息时,用户先从通讯录中选择接收端,再打开与接收端的会话窗口,点击录制语音功能,待语音录制完成后点击发送按钮,最终将录制的语音消息发送给接收端。
发明内容
但是,由于现有技术需要用户进行多次不同的输入操作才能完成,操作过程复杂,降低了用户体验。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发送语音消息时输入操作复杂是非常令人烦恼的问题。
为此,非常需要一种改进的发送语音消息的方法,以简化用户输入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上下文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期望提供一种发送语音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发送语音消息的方法,例如,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设备,其中,所述移动设备包括触摸传感器以及轻触式开关,所述轻触式开关位于触摸传感器的下方、且所述轻触式开关位于所述触摸传感器在水平面的投影内,当所述触摸传感器被触摸且所述轻触式开关处于关闭时为触摸状态,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触摸状态下针对移动设备产生的触摸事件,通过录制语音获得语音数据;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获得识别文本;将所述识别文本与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文本信息进行匹配;如果获得与识别文本匹配的联系人文本信息,将所述语音数据发送至该联系人文本信息所确定的接收端。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发送语音消息的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配置于移动设备,其中,所述移动设备包括触摸传感器以及轻触式开关,所述轻触式开关位于触摸传感器的下方、且所述轻触式开关位于所述触摸传感器在水平面的投影内,当所述触摸传感器被触摸且所述轻触式开关处于关闭时为触摸状态,所述装置可以包括:获取语音单元,可以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触摸状态下针对移动设备产生的触摸事件,通过录制语音获得语音数据;识别单元,可以配置用于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获得识别文本;匹配单元,可以配置用于将所述识别文本与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文本信息进行匹配;发送单元,可以配置用于如果获得与识别文本匹配的联系人文本信息,将所述语音数据发送至该联系人文本信息所确定的接收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送语音消息的方法和装置,将所述触摸传感器被触摸且所述轻触式开关处于关闭确定为触摸状态,当接收到所述触摸状态下针对移动设备产生的触摸事件时,通过录制语音获得语音数据,对语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获得识别文本,将识别文本域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文本信息进行匹配的步骤,当录制的语音数据中包含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文本信息(如人名、电话号码等)的语音时,可以获得与识别文本匹配的联系人文本信息,进而可以自动将语音数据发送至该联系人文本信息所确定的接收端,即语音消息的接收端,因此,用户仅需对移动设备进行一次触摸操作即可触发录制语音、发送语音消息至对应的接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用户输入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应用场景;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语音消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语音消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发明,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翼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翼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44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