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加热补偿镜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4591.5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3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波;张增宝;何鑫;刘嵚;张治国;马艳华;金玉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3 | 分类号: | H01S3/13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补偿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光加热补偿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镜体(1)、激光衰减器(2)、激光扩束系统(3)和光阑(4);激光扩束系统由一块凹透镜(5)和一块凹面镜(6)组成;
镜体(1)、激光衰减器(2)、凹透镜(5)、凹面镜(6)从左至右依次设置;
镜体的中心开有通孔,激光从于镜体左侧的前表面穿过通孔后,再经激光衰减器(2)、凹透镜(5)至凹面镜(6)的反射面、再由凹面镜(6)反射至镜体(1)右侧的后表面;
光阑(4)由一个大圆环(7)、一个小圆环(8)同轴设置而成,大圆环(7)的内环直径和小圆环(8)的外环直径可以按需要进行调整;
光阑(4)设置于镜体(1)的右侧后表面、位于镜体(1)与凹面镜(6)之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光加热补偿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两面光学抛光,其左侧的前表面镀制高反膜,右侧的后表面镀制高吸收膜。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光加热补偿镜,其特征在于:激光穿过通孔后经光阑(4)的透光区域至激光衰减器(2)。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光加热补偿镜,其特征在于:大圆环(7)和小圆环(8)间通过1-6个细连接杆(9)相互固定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光加热补偿镜,其特征在于:镜体(1)、凹透镜(5)、凹面镜(6)均为圆形,且同轴设置。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光加热补偿镜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激光照射到镜体(1)上使镜体(1)的前表面吸收激光能量产生温升的同时,让部分激光透过镜体(1)的中心孔后依次经激光衰减器(2)调节热补偿能量、经由凹透镜(5)和凹面镜(6)组成的激光扩束系统(3)调节热补偿光束直径和经由光阑(4)调节热补偿加热范围后照射到镀有高吸收膜的镜体(1)背面进行热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45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移动的避雷针
- 下一篇:一种环形腔微片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