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耐酸短双歧杆菌BB8dpH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4654.7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9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虹;杨旭;杭晓敏;罗程;谭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酸 短双歧 杆菌 bb8dph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具体涉及一株耐酸短双歧杆菌BB8dpH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人体胃肠道定植着各种细菌,根据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有益菌即对人体有益生作用的益生菌,其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是定植于人体胃肠道的最具代表性的益生菌。当益生菌占人体胃肠道优势数量时有利于人体健康。
双歧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种专性厌氧菌,无运动属性,生长周期中不产生芽孢,无荚膜和鞭毛。
双歧杆菌对环境pH的变化非常敏感。其最适生长pH为6.7~7.0,一旦高于8.0或低于5.0,双歧杆菌将停止生长。当处于低pH条件下,会导致细菌细胞大量的死亡,特别是人源性双歧杆菌酸耐受力非常差。
双歧杆菌对环境温度的变化也很敏感。当温度介于37~41℃时,生长最为迅速,当温度高于43℃或低于28℃时,其生长极其缓慢或停止生长。在生产应用中,双歧杆菌的最适温度为35~40℃。
双歧杆菌作为重要的益生菌,其对人体具有多种潜在的生理功能,如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抗癌抗肿瘤、抑制致病菌、消炎、抗衰老、预防由抗生素引起的腹泻、降低胆固醇、缓解乳糖不耐症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
目前,随着双歧杆菌功能研究的深入,其在日常发酵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等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而双歧杆菌作为重要的益生菌,许多国家法规要求益生菌食品中的活菌数在保质期内必须达到106~108CFU/ml(g)。为了使其在人体胃肠道有效发挥益生功能,双歧杆菌必须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和对胃肠道的耐受(如耐酸性等)性能。因此,对不利环境(如胃肠道环境)适应性更强的人源性双歧杆菌株是可应用的重要潜在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株短双歧杆菌BB8dpH及其应用,短双歧杆菌BB8dpH具有优势的耐酸性能,且耐酸性具有遗传稳定性,以及具有不同的细胞膜脂肪酸含量百分比和低的细胞膜流动性,可作为潜在的益生菌菌株。
本发明的短双歧杆菌BB8dpH已于2013年10月1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8370。其分类命名为:短双歧杆菌,拉丁名:Bifidobacterium breve。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株耐酸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BB8dpH,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8370,其16S rRNA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上述短双歧杆菌BB8dpH具有以下特性:
(1)优势的耐酸性能
经pH3.2处理3h后,每毫升菌液活菌数的对数值log CFU/ml=为8.38±0.35,其耐酸性能明显优于普通菌株;
(2)耐酸性能具有遗传稳定性
新筛选到的菌株BB8dpH经pH3.2处理3h后,其每毫升菌液活菌数的对数值log CFU/ml=8.62±0.51,连续传代20次并经pH3.2处理3h后,其每毫升菌液活菌数的对数值log CFU/ml=9.11±0.04;
(3)不同的细胞膜脂肪酸含量百分比
新筛选到的菌株BB8dpH的C16∶0和C16∶1脂肪酸含量百分比分别为13.190±0.802和3.705±0.215,显著低于普通菌株;而C18∶0、C18∶1和cycC19∶0脂肪酸含量百分比分别为6.307±0.893、61.160±0.932和10.699±0.582,显著高于普通菌株;平均碳链长度为17.496±0.091,显著长于普通菌株;
(4)具有更低的细胞膜流动性
新筛选到的菌株BB8dpH细胞膜的微粘度r=0.144±0.001,明显高于普通菌株,即细胞膜流动性明显低于普通菌株。
上述短双歧杆菌BB8dpH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46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