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自锁功能的爬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4671.0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3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田兆文;吴立功;温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8 | 分类号: | E04G11/28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爬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爬模结构一般采用液压驱动,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310108851X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双作用液压爬模系统,其附着于墙体表面,包括:模板系统、附墙系统、导向系统、防坠系统、爬架系统、同步爬升监控系统、液压系统,类似专利还有许多;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采用液压驱动的方式提升爬模,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液压系统的管线接头较多,一旦造成爬升过程中发生接头或管线泄漏会造成严重的事故,此外,液压设备比较笨重,运输不方便,成本较高。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064786.X公开一种电动爬模平台;包括有模板体,爬架、导轨、防坠防倾支撑座,其中模板体设置在爬架上部,导轨竖向固定在爬架上,防坠防倾支撑座设置在建筑物上并与导轨相配合,其特征在于:防坠防倾支撑座下方设置有电动葫芦,电动葫芦通过链条与爬架的底部相连接;该技术虽然采用电动方式驱动爬模,但由于采用电动葫芦结构,并且其防坠防倾采用齿条结构,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爬模,一方面可解决液压传动方式带来的缺陷,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涡轮蜗杆结构驱动爬杆提升,利用涡轮蜗杆的自锁功能,可靠性大大提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自锁功能的爬模结构,包括工作台、模架、爬杆、锚锥,所述模架设置在工作台的上工作面;所述锚锥一端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另一端与爬杆配合;所述爬杆的下部设置齿条,所述齿条与传动齿轮配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涡轮同轴转动,所述涡轮由蜗杆驱动,所述蜗杆由电机驱动,所述蜗杆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以保证涡轮蜗杆结构的自锁。
为保证上工作面所承受的压力直接传递到下工作面,减轻防坠放倾结构所承受的压力,所述锚锥还与支撑上下工作面的主支撑柱配合。
本发明的优点是:一方面可解决液压传动方式带来的缺陷,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涡轮蜗杆结构驱动爬杆提升,利用涡轮蜗杆的自锁功能,可靠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涡轮蜗杆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动齿轮与齿条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坠放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工作台、模架2、爬杆8、锚锥3,所述模架2设置在工作台的上工作面;所述锚锥3一端固定在混凝土结构1中,另一端与爬杆8配合;所述爬杆8的下部设置齿条95,所述齿条95与传动齿轮94配合;所述传动齿轮94与涡轮91同轴转动,所述涡轮91由蜗杆92驱动,所述蜗杆92由电机94驱动,所述蜗杆2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以保证涡轮蜗杆结构的自锁。
为保证上工作面所承受的压力直接传递到下工作面,减轻防坠放倾结构所承受的压力,所述锚锥3还与支撑上下工作面的主支撑柱5配合。
所述工作台包括上工作面7、下工作面8、主支撑柱5;
所述防坠放倾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工作面7和下工作面间的两根导槽4,所述导槽4内设置爬杆8及与爬杆8底部齿条配合的传动齿轮94,爬杆8上部与上工作面的爬杆通孔和导槽4配合以保证爬杆稳定、不扭转。
所述电机等驱动装置固定在下工作面8上。
本发明使用时,可通过电机驱动涡轮转动,涡轮带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驱动齿条向上运动,进而驱动爬杆上移;待爬杆上移到固定位置时与预埋的锚锥配合,然后电机反转,带动工作面提升至预定高度,涡轮蜗杆结构自锁。
本发明的锚锥与爬杆配合的结构可采用已知的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200763546等专利均已公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未经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46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交运行预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透析器纤维束自动对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