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4741.2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4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A·卢赫特;M·科普;P·苏尔劳 | 申请(专利权)人: | IMS传动装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5/00 | 分类号: | F16H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德国多***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驱动 装置 | ||
1.一种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用于张紧能够围绕卷绕轴(4)卷绕的安全带(2),其包括:
-由驱动单元(3)驱动的主轴(13),以及
-带有蜗杆(12)和从动轮(11)的蜗杆传动装置(10),其中所述蜗杆(12)以非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所述主轴(13)上,所述从动轮(11)以非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卷绕轴(4)上并与所述蜗杆啮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杆(12)包括具有第一齿轮形状(14)的第一齿段(a),并且在蜗杆的第一位置(I)所述第一齿段(a)与所述从动轮(11)啮合;
-所述蜗杆(12)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二齿轮形状(15)的第二齿段(b),第二齿段(b)位于第一齿段(a)后,第一齿轮形状(14)和第二齿轮形状(15)不相同;并且
-所述蜗杆(12)在承受轴向力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位置(I)和第二位置(II)之间产生轴向位移,其中在第一位置(I),蜗杆通过第一齿段(a)与从动轮(11)啮合;在第二位置(II),蜗杆通过第二齿段(b)与从动轮(11)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主轴(13)上的第一位置(I)和第二位置(II)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安装了弹簧元件(16),其朝着第一位置(I)的方向向蜗杆施加一预应力。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使用一促动器(20)产生轴向力施加在蜗杆(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器(20)和所述弹簧元件(16)设计成这种结构,即在由促动器(20)产生的轴向力作用下,所述蜗杆(12)(12)顶着由弹簧元件(16)产生的弹力,从第一位置(I)移动到第二位置(II)。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器(20)为带有齿轮(21)的电动机组,所述蜗杆(12)包括与齿轮(21)可操作连接的齿条结构(19)。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器为具有一在两个切换位置之间枢轴摆动的控制摇杆(22)的电磁系统(20),在电磁系统(20)运转的过程中,控制摇杆(22)可操作的连接到蜗杆(1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施加到蜗杆(12)上的轴向力通过所述从动轮上的载荷产生,通过在所述从动轮(11)上施加的外力载荷的作用,所述蜗杆(12)顶着弹簧元件(16)产生的弹力,产生从第一位置(I)到第二位置(II)的轴向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上有第一齿轮形状(14)和第二齿轮形状(15),它们具有不同大小的齿距(P1、P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第二齿轮形状(15)的齿距(P2)小于第一齿轮形状(14)的齿距。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上有第一齿轮形状(14)和第二齿轮形状(15),其中第二齿轮形状(15)的齿距(P2)是第一齿轮形状(14)的齿距(P1)的整数因子。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上有第一齿轮形状(14)和第二齿轮形状(15),其中第一齿轮形状(14)和第二齿轮形状(15)之间有连续的过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张紧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上有第一齿轮形状(14)和第二齿轮形状(15),其中第二齿轮形状(15)的齿宽比第一齿轮形状(14)的齿宽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MS传动装置有限公司,未经IMS传动装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47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