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墨水收纳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5101.3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2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贾彤;前田刚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彤;前田刚志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水 收纳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纳喷墨打印机等印刷装置中使用的墨水的墨水收纳容器。
背景技术
过去,有人提出了能显示墨水收纳容器中收纳的墨水余量的技术。例如,特许第414463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其对设置于芯片基板上的压电元件(圧電素子)施加驱动电压,利用逆压电效应使其振动,通过测定其残留振动的压电效应所产生的电压的振动频率来检测出墨水余量(专利文献1)。根据该技术,上述振动频率表示了与压电元件共同振动的周围的构造体的固有振动频率,并随着墨盒中剩余墨水量而变化,因此通过测定该振动频率可以检测出墨水余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41446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为了检测出墨水余量必须安装作为传感器的压电元件。该压电元件如上所述,需要施加高电压,是昂贵部件,因此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此外,使用压电元件会增加部件数量,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观点来看也并不可取。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廉价,并能检测出墨水余量的墨水收纳容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墨水收纳容器是用于收纳印刷装置中使用的墨水的墨水收纳容器,具有芯片基板,所述芯片基板具有:电压信号获取端子,用于获取基于所述印刷装置中使用的墨水量而输出的电压信号;电阻体,其连接于所述电压信号获取端子;墨水余量记忆部,用于记忆可使用的墨水余量数值;墨水余量更新部,用于在所述电阻体的电阻值变化时,更新所述墨水余量记忆部中记忆的墨水余量数值,使该数值减少。
优选地,所述电压信号获取端子,大致以与所述印刷装置的装置侧端子接触的接触部为中心,形成所述墨水收纳容器的插入方向对应的上下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非对称的近似波浪形。
优选地,所述墨水收纳容器的插入方向上的前端部单独安装有卡合部件,所述卡合部件具有卡合于所述印刷装置的闩杆(ラッチレバー)的卡合突起,所述卡合部件具有与所述墨水收纳容器中收纳的墨水颜色相对应的色彩。
优选地,所述电阻体为碳素元件。
发明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廉价,并能检测出墨水余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墨水收纳容器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芯片基板的(a)主视图、(b)右视图以及(c)后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电气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墨水收纳容器;2、墨盒本体;3、卡合部件;4、芯片基板;10、印刷装置;11、装置侧端子;12、控制部;13、显示部;21、支架卡合突起;22、墨水供给口;23、上方卡合槽;24、下方卡合槽;31、倾斜面;32、闩杆卡合突起;33、上方卡合部;34、下方卡合部;41、端子组;41a、电压信号获取端子;41b、数据端子;41c、接触部;42、电阻体;43、IC芯片;44、保护材料;431、墨水余量记忆部;432、墨水余量更新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墨水收纳容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墨水收纳容器1安装在喷墨打印机等印刷装置10上使用,如图1所示,具有收纳墨水的墨盒本体2、安装在所述墨盒本体2的前端部的卡合部件3、安装在所述卡合部件3的倾斜面上的芯片基板4。以下对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墨盒本体2收纳用于供给印刷装置10的墨水,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印刷装置10的墨盒支架(カートリッジホルダ)(未图示)上。本实施例中,墨盒本体2主要具有:用于卡合印刷装置10的墨盒支架的支架卡合突起21、供给墨水的墨水供给口22、用于卡合卡合部件3的上方卡合槽23和下方卡合槽24。所述上方卡合槽23和下方卡合槽24的一个侧面上有开口,从该侧面可以通过滑动进行插入。
卡合部件3将墨盒本体2卡合于印刷装置10的闩杆(未图示)上。卡合部件3如图1所示,沿着墨盒本体2的前端部弯曲,具有倾斜面31。所述倾斜面31的上端部形成有用于卡合所述闩杆的闩杆卡合突起32。另外,卡合部件3的上端部构成了与墨盒本体2的上方卡合槽23卡合的上方卡合部33,卡合部件3的下端部形成有与墨盒本体2的下方卡合槽24卡合的下方卡合部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彤;前田刚志,未经贾彤;前田刚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5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