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座安装孔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6148.1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8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花;戴贺明;范洪莉;赵磊;王影;刘向影;苏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F16C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安装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轴承座安装孔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零件之一,通常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旋转轴的两端,为旋转轴的正常工作提供了保障。轴承的工作时要求的精度较高,因此需要轴承座上安装轴承的位置要达到一定的指标。尤其是在航空产品中,由于飞行安全等因素的要求,需要轴承的安装精度要高于其它领域的机械系统,因此,对轴承座安装孔的加工要求更为严格。在航空产品的齿轮减速箱,轴承座是安装在两个相配的机匣上。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在相应的机匣上先加工两个定位销孔,通过两个机匣上的定位销孔的位置关系,经过计算,得出轴承座安装孔的加工所要求的各项指标,然后再以定位销孔为基准加工轴承座安装孔,以此保证两机匣上轴承座的相对位置。但这种加工方法会产生累积误差,从而容易造成轴承座安装孔加工后误差增大。比如两机匣安装一起后,如果是在极限误差状态下,若两机匣上轴承安装座安装孔的位置度偏差反向,则会在两机匣上轴承安装座安装孔上产生累积误差,进而使旋转轴的同轴度较大,工作振动和磨损加大,或是使旋转轴上安装的齿轮啮合不均载,造成齿轮的过早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座安装孔的加工方法,使安装在两个相配合的机匣上的轴承座位置精度提高,保证两个轴承座的同轴度,实现旋转轴的工作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轴承座安装孔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两个机匣上各设置铆钉孔,所述的两个机匣上的铆钉孔位于机匣安装后的同一位置;
2.在两个机匣上加工铆钉孔;
3.用铆钉将两个机匣固定连接;
4.在机匣上设计并加工定位销孔,所述的定位销孔在加工中一次下刀,一次成形;然后在定位销孔上配装定位销;
5.根据定位销的位置及与轴承座安装孔的位置关系,加工轴承座安装孔,所述的加工轴承座安装孔的过程为同一工序;
6.拆下定位销和铆钉,分离机匣;
7.最终检验。
上述步骤中,所述的铆钉孔之间的位置度小于0.1mm;数量为每个机匣上4个;所述的步骤2中,在其中一个机匣上加工螺纹,在另一个机匣上加工光孔和锥面,所述的锥面与铆钉的锥面配合;步骤3所述的铆钉为一端设置有锥面的螺钉;所述的加工有螺纹的机匣上,位于铆钉与机匣之间设置有钢丝螺套,所述的钢丝螺套通过外螺纹安装在机匣上,内螺纹安装铆钉。
本发明在加工过程中,首先通过铆钉将机匣装配起来,通过铆钉孔的精度控制,使机匣安装后的状态与使用状态保持一致;在装配后再加工定位销孔,通过一次下刀,一次成形,避免了因单独加工而产生的两个定位销孔的位置误差,进而也消除了原加工方式中的累积误差;通过定位销的位置关系,加工轴承座安装孔,加工过程中为一道工序,因为加工时两个机匣所使用状态一致,因此一个工序加工的轴承座安装孔也保证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同轴度,从而保证了旋转轴的工作可靠性。同时,由于机匣的材料一般为镁铝合金,硬度偏低,在安装铆钉时,增设钢丝螺套,可以增大安装强度,保证了在加工过程中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发明通过预装配过程,并在同一工序中加工轴承座安装孔,使安装在两个相配合的机匣上的轴承座位置精度提高,保证两个轴承座的同轴度,实现旋转轴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两个机匣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轴承座安装孔位置示意图;
图3为铆钉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轴承座安装孔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两个机匣上各设置铆钉孔,所述的两个机匣上的铆钉孔位于机匣安装后的同一位置;
2.在两个机匣上加工铆钉孔;
3.用铆钉3将两个机匣固定连接;
4.在机匣上设计并加工定位销孔,所述的定位销孔在加工中一次下刀,一次成形;然后在定位销孔上配装定位销4;
5.根据定位销的位置及与轴承座安装孔的位置关系,加工轴承座安装孔5,所述的加工轴承座安装孔5的过程为同一工序;
6.拆下定位销4和铆钉3,分离机匣;
7.最终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6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