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6749.2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3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83 | 分类号: | G06F21/83;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能够实现的功能日益增多,移动通信业务为用户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
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聊天、上网或者办理各种业务时,经常需要输入一些私密信息,比如账号、密码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病毒、木马或者某些软件程序收集用户的私密信息,需要移动终端为用户输入的私密信息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但是,现有的移动终端,通常在操作系统中为应用程序的开发者预留了输入法接口,因此应用市场中存在着开发者开发的多种不同的输入法,而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中安装和使用这些输入法,这增加了用户输入的私密信息被非法采集或泄露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以防止用户输入的私密信息被非法采集或泄漏,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能够显示输入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入界面中触发的输入法调用指令,所述输入法调用指令用于为用户即将输入的待输入信息调用所述电子设备中的输入法;
判断用户即将输入的所述待输入信息是否属于私密信息;
如果用户即将输入的所述待输入信息属于私密信息,控制所述输入法调用指令指向所述电子设备中预置的系统输入法。
优选地,所述判断用户即将输入的所述待输入信息是否属于私密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待输入信息的输入控件是否属于预设的私密信息输入控件;
或者
判断在所述待输入信息之前已输入的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的私密信息关键字。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待输入信息的输入控件是否属于预设的私密信息输入控件,包括:
从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框架层中提取所述待输入信息的输入控件的控件属性;
判断所述控件属性是否与预设的私密信息输入控件的属性相匹配,如果匹配,则用户即将输入的所述待输入信息属于私密信息,如果不匹配,则用户即将输入的所述待输入信息不属于私密信息。
优选地,所述判断在所述待输入信息之前已输入的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的私密信息关键字,包括:
提取在所述待输入信息之前已输入的信息;
判断所述已输入的信息中是否存在预设的私密信息关键字,如果存在,则用户即将输入的所述待输入信息属于私密信息,如果不存在,则用户即将输入的所述待输入信息不属于私密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
如果用户即将输入的所述待输入信息不属于私密信息,控制所述输入法调用指令指向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的默认输入法。
优选地,还包括:
接收用户利用所述系统输入法输入的替代信息,根据预设的替代信息与私密信息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替代信息转换为对应的私密信息。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输入法调用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入界面中触发的输入法调用指令,所述输入法调用指令用于为用户即将输入的待输入信息调用所述电子设备中的输入法;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户即将输入的所述待输入信息是否属于私密信息;
输入法选择模块,用于如果用户即将输入的所述待输入信息属于私密信息,控制所述输入法调用指令指向所述电子设备中预置的系统输入法。
优选地,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控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输入信息的输入控件是否属于预设的私密信息输入控件;
关键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所述待输入信息之前已输入的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的私密信息关键字。
优选地,所述控件判断模块,包括:
控件属性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框架层中提取所述待输入信息的输入控件的控件属性;
控件属性匹配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控件属性是否与预设的私密信息输入控件的属性相匹配,如果匹配,则用户即将输入的所述待输入信息属于私密信息,如果不匹配,则用户即将输入的所述待输入信息不属于私密信息。
优选地,所述关键字判断模块,包括:
信息提取单元,用于提取在所述待输入信息之前已输入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6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