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支管包缠纱供纱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7461.7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8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明佳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8 | 分类号: | D02G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支管包缠纱供纱 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缠纱双股纱线分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支管包缠纱供纱气管。
背景技术
包缠纱是以一根或多根纱线为芯线,另一根或多根纱线螺旋包缠在芯线外周形成的纱线结构,通常芯纱为氨纶,外纱为短纤纱线。生产时,芯纱和外纱的喂入速度不同,芯纱的喂入速度比较小,而外纱的喂入速度比较大,产生了长短不一的效果。现有技术中芯纱和外纱是通过不同的纱线被动退绕速度实现长短不一的效果的,这种方式会产生断纱或长短效果达不到要求等现象,同时被动的退绕方式使得生产速度受到很大限制,退绕时通过导轮的纱线也易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双支管包缠纱供纱气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支管包缠纱供纱气管,包括:一个文丘里管和两个与所述文丘里管密封连通的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设有同轴的压缩段、喉管段和扩张段,所述支管与所述喉管段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支管与所述喉管段内侧表面设有弹性密封层,所述弹性密封层覆盖在所述铰链的外表面上,所述支管的轴线与所述压缩段的轴线之间夹角为锐角。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铰链分别位于所述支管与所述喉管段拐角处内侧两边,所述铰链旋转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文丘里管轴线。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段与所述扩张段均为喇叭口形结构,所述喉管段为连通所述压缩段和所述扩张段内径较小一端的圆柱形。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管内径小于所述喉管段内径。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管在所述喉管段旋转的角度范围为15°-90°。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文丘里管的两个自由端和两个所述支管的各一个自由端均设有外翻的连接圈。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密封层两端各固定连接所述支管和所述喉管段内侧,所述弹性密封层表面与所述支管内表面和所述喉管段内表面均平滑对接。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采用文丘里管以及通过铰链与文丘里管连接的两个支管,突破性的采用气流带动的方式退绕纱线,气流带动较为柔软不会损伤纱线也不会产生断纱等现象,通过铰链作用能够改变支管与文丘里管的夹角角度,从而灵活调节每个支管内带动纱线的气体流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支管包缠纱供纱气管的支管一种倾斜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双支管包缠纱供纱气管的支管另一种倾斜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双支管包缠纱供纱气管的优选实施例侧面投影图;
图4是图1中圆圈X内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双支管包缠纱供纱气管的优选实施例工作原理图;
图中:2、文丘里管,4、压缩段,6、喉管段,8、扩张段,10、支管,12、铰链,14、弹性密封层,,16、连接圈,18、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双支管包缠纱供纱气管,包括一个文丘里管2和与文丘里管2铰链12连接的两个支管10,文丘里管2两端为喇叭形开口的压缩段4和扩张段8,中间为横截面半径较小的喉管段6,支管10倾斜向压缩段4与喉管段6铰链12连通,同时铰链12处通过弹性密封层14将支管10与喉管段6密封,为了避免纱线18在拐弯处的铰链12上受到损伤,弹性密封层14与支管10内表面和喉管段6内表面平滑对接,支管10轴线与喉管段6轴线夹角为锐角,优选通过铰链12旋转支管10能够调节的锐角角度为15°-90°,设置为锐角,这样支管10内的气流能够容易的被文丘里管2带动朝向扩张段8流动。为了适应不同产品需要对芯纱和外纱长短效果的不同要求,本发明优选支管角度由图1到图2所示的角度变化,两个支管10轴线与文丘里管2轴线夹角发生变化时,文丘里管2对支管10内空气的抽吸力度不一,此种技术方案两个支管10里的纱线18受到的空气输送力不一样,长短效果也不一样。为了便于文丘里管2的自由端和支管10的自由端与外界设备密封连通,各自由端设计成带有外翻的连接圈16,并配合橡胶圈作为密封辅助零件。为了减少支管10进气对喉管段6内气压的影响,支管10内径小于喉管段6内径。压缩段4、喉管段6和扩张段8设计为同轴结构便于气体和纱线18快速顺畅的通过文丘里管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明佳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吴江明佳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74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