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用共聚物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8045.9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葛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5/12 | 分类号: | C08L25/12;C08L25/10;C08F212/08;C08F220/44;C08F23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王加岭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共聚物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注塑材料,特别是一种含有共聚物的注塑材料。
背景技术
寻找新的材料一直以来都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新材料的诞生也对其他领域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种人造塑料在1851年于英国由Alexander PARKES发明。他在1862年伦敦国际展览会上公开表明,将所述材料称为帕克赛恩(Parkesine)。帕克赛恩由纤维素衍生,可被加热、模制并且当冷却时保持其形状。但是,帕克赛恩生产昂贵、易于破裂且高度易燃。
在1868年,美国发明人John Wesley HYATT开发了一种他命名为赛璐珞(Celluloid)的塑料材料,对PARKES观念进行改进,因此赛璐珞可被加工成为成品形式。
在20世纪40年代,工业快速发展,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对廉价的、大量生产的产品的巨大需求。在20世纪70年代,HENDRY继续开发了第一种气体辅助式注塑模制方法。
相对与金属模制中材料相对单一的技术背景,作为现代注塑成型工艺,其采用注塑材料确是千差万别,并且随着高分子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出各种性能的注塑材料。
目前共聚物的研究是材料领域和注塑领域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共聚物的研发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用共聚物材料,其中:所述共聚物材料至少包括:丙烯腈和苯乙烯。
在本发明中的共聚物区别现有的单物质自身聚合而成,例如聚乙烯等,其具有两种不同双物质,因此其同时双物质各自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而本发明所提供的丙烯腈和苯乙烯之间具有多种可连接的化学键,其共聚物加工方便,且产品稳定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材料,特别是现代技术领域所倾向的共聚物材料,并采用该共聚物进行注塑加工,以便形成不同形状的零件应用。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用共聚物材料,其中:所述共聚物材料至少包括:丙烯腈和苯乙烯。
在本发明中的共聚物区别现有的单物质自身聚合而成,例如聚乙烯等,其具有两种不同双物质,因此其同时双物质各自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其中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而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
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丙烯腈和苯乙烯之间具有多种可连接的化学键,其共聚物加工方便,且产品稳定度高。
在本发明的改进实施例中,作为它们之间分子级别链接的一种优选的匹配,所述丙烯腈和所述苯乙烯之间的摩尔比为1:1.2~1:1.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共聚物还包括丁二烯。该材料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因此有利于产品的性能提高,同时,其与本发明中的其他两种材料之间也具有多种的链接方式。
作为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丙烯腈和所述丁二烯的摩尔比为1:0.8~1:0.9。
作为本发明材料的重要应用实施例之一,所述共聚物材料经注塑被制造成汽车的仪表板或车轮盖。
应了解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不限于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应了解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仅仅作为实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所要要求的实质的保护范围更体现于独立权利要求提供的范围,以及其从属权利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8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对准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裁剪涂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