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方法和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8299.0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9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马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84;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安之斐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方法 终端设备 | ||
公开了信息处理方法和终端设备。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面;第二图像采集单元,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感测所述终端设备的姿态;当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处于锁屏状态且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特定姿态时,控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以检测第一图像;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以及当判断出所述第一图像满足预定条件时,启动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能够在锁屏状态快捷打开摄像头的信息处理方法和应用该方法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携式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节省功耗,如果用户在预定时间内未操作,则终端设备进入休眠状态。为了避免用户非有意的唤醒,可以设置预定的解锁手势。即,只有检测到输入了预定解锁手势时,才使得设备重新进入工作状态。进一步,为了保护用户隐私,还可以设置用于从休眠状态恢复工作状态的密码。另外,随着用户的使用体验需求越来越高,前置和后置摄像头几乎已成为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标配组件。
然而,当终端设备处于锁屏或密码锁屏的状态时,必须通过输入预定解锁手势或解锁密码这样的复杂操作才能进入设备的主菜单,然后开启摄像头进行拍摄。即,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所需要进行的操作包括:首先,操作特定按键以点亮屏幕;然后,输入解锁手势(如,在特定位置处向右滑动)或解锁密码以进入主菜单;最后,找到相机应用并启动。然而,这样的操作对于用户来说可能并不快捷,尤其当用户期望拍摄转瞬即逝的场景时,这样的复杂操作可能使得用户错失拍摄的最佳机会。
现有的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当用户在设备处于休眠状态下期望开启摄像头拍照时,代替上文中所述的三个操作,用户不再需要输入解锁手势或解锁密码而可以快捷地进入相机应用。具体来说,用户所需要进行的操作包括:首先,操作特定按键以点亮屏幕;然后,通过输入特定手势(不同于解锁手势)直接进入相机应用。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仍需要进行两次操作才能够进入相机应用。因此,期望进一步减少用户需要进行的操作量。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形,期望提供能够在锁屏状态快捷打开摄像头的信息处理方法和应用该方法的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面;第二图像采集单元,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感测所述终端设备的姿态;当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处于锁屏状态且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特定姿态时,控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以检测第一图像;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以及当判断出所述第一图像满足预定条件时,启动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定条件的步骤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图像中进行人脸识别,并且所述预定条件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包含人脸。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特定用户的基准图像;其中,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定条件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基准图像进行比较,并且所述预定条件为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基准图像匹配。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仅当确定出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锁屏状态时,才启动感测所述终端设备的姿态的步骤。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当用户关闭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回到所述锁屏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8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