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门锁的防锁定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18462.3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8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子政;汤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7/22 | 分类号: | E05B77/22;E05B8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门锁 锁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汽车门锁,尤指一种当车门开启时禁止上锁的汽车门锁的防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门锁能皆具有锁定的功能,其通过操作设置在汽车门片内侧的锁钮而能锁定或解锁。为了顾及防盗安全,在汽车门片外侧仅能通过钥匙解除其锁定。因此,当驾驶员将钥匙遗留在车内且误将汽车门锁锁定时,汽车门片一旦被由车外关上即无法再被打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门锁的防锁定机构,其在车门开启的状态下被禁止上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锁的防锁定机构,用以钳制一锁勾,包含:
一座体;
一锁扣机构,包含分别枢设在该座体的一锁板、一扣板及一释放推杆,该锁板能够卡固该扣板而将所述锁勾钳制在该扣板与该锁板之间,该释放推杆连动该锁板用以转动该锁板而释放该扣板以释放所述锁勾,该扣板的一侧缘形成一定位部,且该释放推杆上凸设有一抵接块;
一锁定致动杆,该锁定致动杆的中段枢设在该座体;
一外门把连杆,该外门把连杆的中段枢设在该座体;
一释放致动杆,该释放致动杆的一端连动该锁定致动杆的一端,该释放致动杆的另一端枢接该外门把连杆的一端,该释放致动杆能够被该锁定致动杆带动而相对于该外门把连杆枢转至对准该抵接块且能够被该外门把连杆带动推抵该抵接块而推动该释放推杆枢转;及
一止挡连杆,该止挡连杆枢接在该座体且与该锁板连动旋转,该止挡连杆延伸有一止挡臂,且该抵接块与该止挡臂分别位于该释放致动杆的二侧;
其中当该锁板释放该扣板时,该定位部推抵该锁板旋转而带动该止挡连杆旋转使得止挡臂止挡该释放致动杆以阻挡该释放致动杆相对于该外门把连杆枢转。
进一步地,其中该扣板开设有一扣槽且该扣槽开口于该扣板的边缘,该扣槽能够旋转至该锁板闭合该扣槽以钳制所述锁勾。
进一步地,其中该锁板与该释放推杆共轴枢接于该座体而能够相互连动枢转。
进一步地,其中该释放推杆的一端枢接该座体,该抵接块位于该释放推杆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更包含一锁钮连杆,该锁钮连杆的中段枢接在该座体,且该锁钮连杆的一端连动该锁定致动杆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其中该锁定致动杆开设有一致动孔,该锁钮连杆穿入该致动孔中。
进一步地,其中该锁定致动杆能够枢转介于一锁定位置及一致动位置之间,当该锁定致动杆位于该锁定位置时,该释放致动杆未对准该抵接块,当该锁定致动杆位于该致动位置时,该释放致动杆对准该抵接块。
进一步地,其中当该锁板释放该扣板时,该止挡臂阻挡该释放致动杆使将该锁定致动杆限定在该致动位置。
进一步地,其中该释放致动杆上开设有一滑槽,该锁定致动杆上设有一致动轴杆,该致动轴杆穿设在该滑槽中。
进一步地,更包含一内门把连杆,该内门把连杆的中段枢设在该座体且该内门把连杆的一部份抵接该外门把连杆的另一端。
当车门开启的状态下,锁板释放扣板旋转使得扣板的定位部推抵锁板以令旋转,进而带动止挡连杆旋转致使止挡臂阻挡释放致动杆枢转而将锁定致动杆限定在致动位置。以此本发明的汽车门锁的防锁定机构使得汽车门锁在车门开启的状态下无法被锁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门锁的防锁定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门锁的防锁定机构的开门解锁状态的一示意图。
图3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门锁的防锁定机构的开门解锁状态的另一示意图。
图4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门锁的防锁定机构的关门解锁状态的一示意图。
图5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门锁的防锁定机构的关门解锁状态的另一示意图。
图6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门锁的防锁定机构的关门锁定状态的一示意图。
图7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门锁的防锁定机构的关门锁定状态的另一示意图。
图中,100 座体
200 锁扣机构
210 扣板
211 扣槽
212 定位部
220 锁板
221 导引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84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