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多核型核壳结构磷酸盐系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0066.4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7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郑俊超;张宝;韩亚东;张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多核 型核壳 结构 磷酸盐 复合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采用“化学还原-固相烧结”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多核型核壳结构磷酸盐系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种移动设备的能源需求,发展寿命长、比功率大、成本低、无污染的高性能二次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趋势。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发展廉价、高循环性能、高安全性能的正极材料是目前全球研究的热点。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凭借其安全环保、成本低廉、结构稳定等优点而成为当前人们研究的重点。然而在这些聚阴离子磷酸盐系正极材料材料中,包括已经商业化或可能商业化的材料LiFePO4,LiMnPO4,LiVPO4F,Li3V2(PO4)3等在实际应用中都受限于如电子电导率低、离子传输慢等动力学因素。传统的改性方法通常是通过碳包覆、体相掺杂、颗粒尺寸纳米化来提高其动力学因素,而类似于这些方法,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优点、性能差异的材料进行复合也是对材料改性的一个方法,而且制备形貌特殊的多核型核壳结构对材料电化学性能也有很大的改进作用。另外,制备多平台的电池材料也有利于电池的荷电状态(SOC)的控制,减少了动力电池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化学还原-固相烧结”制备锂离子电池多核型核壳结构xLiVPO4F·yLi3V2(PO4)3·(1-x-y)LiVOPO4的方法,以改善和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将锂源、钒源、磷源、氟源按照xLiVPO4F·yLi3V2(PO4)3·(1-x-y)LiVOPO4(0<x<1,0<y<1,x+y<1)的比例混合均匀;
(2)将碳源按照摩尔数与钒的摩尔数比为(1-10∶1)加入上述混合物;在常温常压下机械活化1-48小时;然后在真空烘箱中烘干,得到无定形态的复合前躯体混合物
(3)将上述复合前驱体混合物置于管式烧结炉中,于非氧化气氛下600℃-800℃烧结1-24H,自然降温至300-700℃,然后于非还原气氛下300-700℃烧结1-10H,最后冷却到室温,即得多核型核壳结构xLiVPO4F·yLi3V2(PO4)3·(1-x-y)LiVOPO4复合正极材料。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锂源为氢氧化锂、碳酸锂、乙酸锂、草酸锂、偏硼酸锂、硝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钒源为五氧化二钒、偏钒酸铵、钒酸铵、三氧化二钒、草酸氧钒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磷源为磷酸二氢铵、磷氢二铵、磷酸铵、磷酸、焦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氟源为氟化钠、氟化锂、氟化铵、氟化钾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还原剂为酒石酸、柠檬酸、草酸、乙二酸、己二酸、丙二酸、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的非氧化气氛为氩气、氮气、氢气、氦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的非还原性气氛为氩气、氮气、空气、氧气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制备多核型三相复合材料,借助复合材料各组元间的协同作用产生多种复合效应,生成具有优势互补的新型复合材料xLiVPO4F·yLi3V2(PO4)3·(1-x-y)LiVOPO4,新型复合材料与各个单相材料相比其动力学因素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00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罐
- 下一篇:一种SF6负荷开关中SF6气体在线监控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