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黄瓜嫁接栽培的耐盐南瓜砧木育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20845.4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7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国;扈惠灵;李新峥;杨鹏鸣;蔡祖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冯谱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黄瓜 嫁接 栽培 南瓜 砧木 育种 方法 | ||
1.一种用于黄瓜嫁接栽培的耐盐南瓜砧木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中国南瓜自交系的获得;步骤二,中国南瓜杂交种的获得;步骤三,中国南瓜杂交种耐盐性选择鉴定;步骤四,嫁接黄瓜田间耐盐性选择鉴定,通过以上步骤,最后确定出适于黄瓜嫁接栽培的耐盐中国南瓜砧木品种1~2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瓜嫁接栽培的耐盐南瓜砧木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之前还包括中国南瓜杂交种与黄瓜嫁接亲和性选择鉴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瓜嫁接栽培的耐盐南瓜砧木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国南瓜自交系的获得;首先对不少于50份的中国南瓜资源进行不少于5代的人工控制自交纯化,同时进行性状选择,选择生长势强、抗病、抗逆性强的单株予以保留,经至少5代的自交、选择可得到性状稳定,单株间性状差异小、性状优良的自交系30~5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瓜嫁接栽培的耐盐南瓜砧木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国南瓜杂交种的获得;在中国南瓜的生长季节,在步骤一中获得的自交系均可作为亲父本或母本;在花期采用杂交技术将父本花朵花粉定向授于母本花朵的柱头上,进行50~200份杂交组合;杂交后待果实成熟,取出种子,得到不同组合的中国南瓜杂交种50~20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瓜嫁接栽培的耐盐南瓜砧木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国南瓜杂交种耐盐性选择鉴定;组织培养条件下,在MS培养基中加入80mM浓度的氯化钠,将步骤二中获得的中国南瓜杂交种的种子无菌催芽后接种于无菌MS培养基上,培养条件为温度25±2℃,光照3000~4000Lx;10天后,观察、测量含80mM氯化钠的培养基对不同中国南瓜杂交种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幼苗下胚轴伸长长度抑制率不低于50%作为标准进行筛选,筛选出幼苗下胚轴伸长长度抑制率低于50%的中国南瓜杂交种组合5~1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瓜嫁接栽培的耐盐南瓜砧木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嫁接黄瓜田间耐盐性选择鉴定,将步骤三获得的中国南瓜杂交种作为砧木,采用靠接的方法和黄瓜嫁接,将嫁接黄瓜定植于土壤含盐量为0.5%以上的日光温室中,同时用以“黑籽南瓜”种子为砧木的嫁接黄瓜为对照,调查不同砧木的黄瓜嫁接植株在产量和品质方面的表现;选择标准是:以中国南瓜杂交种为砧木的黄瓜单季产量超出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黄瓜15%,外观品质方面弯瓜率低于2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黄瓜嫁接栽培的耐盐南瓜砧木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中国南瓜杂交种与黄瓜嫁接亲和性选择鉴定,将步骤三获得的中国南瓜杂交种作为砧木和黄瓜进行嫁接,分别采用插接和靠接的方式嫁接,嫁接15天后检查成活率,嫁接成活率高于80%的中国南瓜杂交种为合格,筛选出2~5份中国南瓜杂交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瓜嫁接栽培的耐盐南瓜砧木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国南瓜杂交种耐盐性选择鉴定;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法,在水培营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Cl,将耐盐性较强的南瓜杂交种的3叶1心幼苗栽种于营养液中;10天后,观察、测定不同NaCl浓度的营养液对不同南瓜杂交种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用黑籽南瓜的幼苗作为对照,从中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南瓜杂交种2-5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瓜嫁接栽培的耐盐南瓜砧木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国南瓜杂交种耐盐性选择鉴定;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法,在水培营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Cl,将上面获得的耐盐性较强的南瓜杂交种为砧木,以黄瓜为接穗的5叶嫁接黄瓜植株栽种于营养液中;25天后,观察、测定不同NaCl浓度的营养液对嫁接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同时用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黄瓜和自根黄瓜作为对照,以鉴定哪种南瓜杂交种为砧木的黄瓜嫁接植株的耐盐性较强,从中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南瓜杂交种2-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08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型材包装用毛毡同步带输送机
- 下一篇:多服务器相互独立的即时通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