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剂诱导可逆定向变形共轭高分子和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1518.0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9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彭慧胜;孙雪梅;鲁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37/02 | 分类号: | B32B37/02;B32B38/00;B32B27/06;B32B27/12;B32B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剂 诱导 可逆 定向 变形 共轭 高分子 纳米 复合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溶剂诱导可逆定向变形共轭高分子和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合成碳纳米管阵列;
(2)将一柔性基底粘附固定在刚性基片上;
(3)干法纺丝获得碳纳米管薄膜,并粘附固定在柔性基底上,制成取向碳纳米管基底;
(4)将聚乙炔衍生物溶液旋涂在上述铺覆有取向碳纳米管的基底上;
(5)待溶剂挥发完全,将包含柔性基底的复合薄膜双层结构直接从刚性基片上剥下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柔性基底为各向同性,厚度为10μm至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柔性基底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双轴拉伸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亚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固定在柔性基底上的碳纳米管薄膜厚度大于20nm,薄膜中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高度取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聚乙炔衍生物为含有侧链的、极高分子量的刚性共轭聚合物,分子量在106—10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聚乙炔衍生物溶液的浓度为0.4-8mg/ml。
7.一种由权利要求1-6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溶剂诱导可逆定向变形共轭高分子和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薄膜在有机溶剂中平展,待溶剂挥发后,自动沿垂直碳纳米管轴向方向弯曲,且响应灵敏;该复合薄膜的变形能力随各组分配比的不同而发生相应改变,聚合物的含量百分比为5-95%,每种变形效果均有循环可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15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承载力管片接头结构
- 下一篇:纱线转轮油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