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自适应光学系统的轴对称偏振固体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2719.2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7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晏虎;何星;王帅;杨平;许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8 | 分类号: | H01S3/08;H01S3/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 | 代理人: | 孟卜娟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自适应 光学系统 轴对称 偏振 固体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固体激光器,属于激光领域,特别是输出为轴对称偏振的固体激光器。
背景技术
轴对称偏振光束是指偏振态具有旋转对称特性的光束,常常指径向偏振光束和角向偏振光束(又称切向偏振光束)。轴对称偏振光束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在许多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径向偏振光束经过高数值孔径物镜聚焦后要比其他偏振态光束焦斑小,在焦斑处有着很强的纵向分量,在激光切割、加工领域有着比其他偏振特性光束的优势。径向偏振光因其独特的电磁特性在粒子俘获、加速、光镊和高精度显微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在固体激光领域,晶体的应力双折射是限制高功率激光输出重要限制因素因数之一,然而径向和角向偏振光束能够有效的消除双折射的影响,因此采用径向或角向偏振光束作为种子光,进行功率放大,是提高固体激光输出功率和光束质量的可行方案。
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产生径向偏振光束的方法,诸如在激光谐振腔内直接添加特殊光学元器件产生径向偏振光,在谐振腔外加入如螺旋相位板、组合波片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要昂贵的光学元件。2003年以色列M.Inon等人提出利用晶体应力双折射对径向和角向偏振光束的焦距不同进行选模的方法(M.Inon,J.Steven,M.Avi Production of radially or azimuthally polarized beams in solid state lasers and the elimination of thermally induced birefringende effects,Optics Letters2003,28(10):807-809)。国内也有关于利用该方法产生径向偏振光束的报道,如“于益等人,基于热致双焦点选模的径向、切向偏振激光器,2010,中国激光”。正如M.Inon和于益等人的实验表明,现有的输出径向或角向偏振光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对泵浦功率非常敏感。即使采用特殊的腔型设计(中国专利“一种新型柱对称偏振激光器”,申请号:200710144054.5)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泵浦变化对激光输出偏振特性和功率的影响。S.R.Michelle等人报道了一种采用特殊材料补偿泵浦光变化对激光输出偏振影响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增加了设计谐振腔的难度,增加了谐振腔内的损耗,无法高效率地获得径向偏振光输出(Opt.Lett.2005,30(13):1665-1667)。
发明内容
现有的利用晶体热致双焦点产生径向或角向偏振的激光装置,在泵浦功率发生变化时输出光束偏振特性或功率发生较大变化,本发明旨在消除泵浦功率变化对输出光束偏振特性和功率的影响。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自适应光学系统稳定径向或角向偏振光束模体积,从而起到实时消除泵浦功率变化对输出光束偏振特性和功率影响的自适应光学系统的轴对称偏振固体激光器。
一种带有自适应光学系统的轴对称偏振固体激光器,包括:变形反射镜、扩束器、单晶泵浦模组、输出耦合镜、线偏振平行光束、狭缝、线状光束焦距测量组件以及控制变形反射镜面形的控制组件;
所述的变形反射镜、扩束器、单晶泵浦模组和输出耦合镜组成一种特殊的光学谐振腔,该谐振腔利用单晶泵浦模组对角向或径向偏振光聚焦强度的不同,获得径向或角向偏振光束输出;
所述的线偏振平行光束依次穿过单晶泵浦模组、狭缝,入射线状光束焦距测量组件;当输出径向偏振光束时,狭缝与线偏振光束偏振方向平行,当输出角向偏振光束时,狭缝与线偏振光束偏振方向垂直;
所述的线状光束焦距测量组件与控制变形反射镜面形的控制组件相连;控制变形反射镜面形的控制组件和变形反射镜相连,通过调节变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稳定径向和角向偏振光束的模体积,从而达到稳定输出功率和偏振特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光路示意图;
图2一种典型的Nd:YAG泵浦模组横截面图;
图3M.Inon等人的半共焦选模谐振腔;
图4谐振腔内径向和角向偏振光束半径;
图5随着热透镜效应的扰动输出耦合镜上光束半径的变化;
图6本发明装置中输出耦合镜上光束半径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2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塔伞骨架
- 下一篇:一种提高酿酒酵母耐热性的分子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