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域含水层原位镀铁除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3067.4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0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先军;柳亚清;王志强;皮坤福;马腾;王焰新;苏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刘荣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域 含水层 原位 方法 | ||
1.一种区域含水层原位镀铁除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定目标区域含水层,确定目标含水层的的深度、渗透系数、地下水流速以及弥散系数,并确定地下水流向;
(2)、在目标区域的中心处设置中央抽水井,其井深与目标含水层的深度相一致,以中央抽水井为中心,将其四周的5m的区域内划定为工作区域,在工作区域的边界处设置四个注入井,且四个注入井排列成正方形;
(3)、将水泵置于中央抽水井中进行抽水,抽水速度设定在2~10m3/h,抽水时会在目标含水层中形成水力梯度从而控制目标含水层中地下水流速和流向,并采用水位计测定地下水位降深,直至降深趋于稳定后停止抽水;
(4)、在四个注入井中分别采用注入泵将亚铁试剂注入到目标含水层中,亚铁试剂在地下水流引导下,朝向工作区域的中心扩散,然后再采用注入泵向四个注入井中注入水,水将亚铁试剂完全压入目标含水层中;
(5)、1.5~2.5h后,再在四个注入井中分别采用注入泵将次氯酸钠试剂注入到目标含水层中,然后再注入水将次氯酸钠试剂完全压入目标含水层中,次氯酸钠会氧化目标含水层中先行注入的亚铁试剂,在含水层介质的表面形成铁氧化物/氢氧化物铁膜;每隔1.5~2.5h循环进行此步骤,循环10~15次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含水层原位镀铁除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抽水井的井孔采用机械冲击钻成孔,井孔中设有井管A,井管A采用混凝土制成,井管A内径为0.3~0.4m,井管A的底部设有滤管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域含水层原位镀铁除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管A的长度为1.25m,滤管A上均匀分布有圆孔,且采用双层透水纱网包裹,滤管A的下部设有沉淀管A,用来沉淀成井过程中形成的淤泥,防止滤管堵塞;滤管A与井孔的孔壁之间填充有河砂作为滤水层,井管A与井孔的孔壁之间紧密填充有红粘土作为隔水层,以隔绝上部含水层与目标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隔水层的上方由回填土填充至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含水层原位镀铁除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入井的成孔方法为手压式旋转人工钻进行成孔,孔径为4.0cm,孔深与目标含水层深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域含水层原位镀铁除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入井中设有PVC材质的井管B,井管B的底部设有滤管B和沉淀管B,沉淀管B的长度为0.3m,其底部用木楔封堵;滤管B长1.25m,其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孔径为0.3~0.5cm的圆孔,滤管B的外部采用尼龙扎带固定包裹有双层透水纱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区域含水层原位镀铁除砷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管B和滤管B与井壁之间均填充有河砂作为过滤层,过滤层的上下厚度比滤管B的长度大20~30cm,过滤层的上方填充有1m厚的红粘土作为隔水层,以隔绝上部含水层与目标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隔水层的上方由回填土填充至地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含水层原位镀铁除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亚铁试剂的浓度为5mmol/L,单个注入井中亚铁试剂的注入量为5L;所述的次氯酸钠试剂的浓度为3mmol/L,单个注入井中单次注入次氯酸钠试剂的量为5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30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