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奈必洛尔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4148.6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站斌;杨维芳;周欣;王学斌;唐志刚;张俊波;关淑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宏药物研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D311/58 | 分类号: | C07D31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10087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奈必洛尔 合成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化学合成药物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到一种奈必洛尔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奈必洛尔是一种新型、高效、选择性作用于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降压药,其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
结构式中具有四个手性碳原子,由于分子具有对称性,因此可以有10个异构体,其中(S,R,R,R)构型的异构体为:
具有良好的β1受体阻滞性能,其对映异构体(R,S,S,S)构型的异构体为:
具有控制NO释放的性能,因此市售药品为它们的外消旋体的盐酸盐。
奈必洛尔分子具有对称性,根据逆合成分析,可以将奈必洛尔分为两个片段,一个为氨基醇片段,另一个为可以与氨基醇的氨基进行反应的片段,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氨基醇片段可以是氨基醇或氨基保护的氨基醇如N-苄基氨基醇;另一个片段可以是环氧化合物、卤代醇、醛、磺酸酯等能与氨基反应的化合物。
奈必洛尔的合成方法文献报道的很多,基本采用氨基醇化合物与环氧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奈必洛尔,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合成两个片段的方法不同。如专利EP0145067报道了以6-氟色满-2-羧酸为原料合成奈必洛尔的方法,首先将6-氟色满-2-羧酸还原为相应的醇,接着氧化得到6-氟色满-2-甲醛,将得到的醛转化为环氧化合物,并分离非对映异构体,将其中一个异构体与苄胺反应得到N-苄基保护的氨基醇后与另一个环氧化合物异构体反应,经催化脱苄基得到奈必洛尔,其合成路线为:
文献Synthesis(2007,(8),1154-1158)报道了以对氟苯酚为原料经过乙酰化反应、缩合环化反应以及还原反应得到相应的二醇,再合成磺酸酯,将一种构型的磺酸酯氨解得到相应的氨基醇,最后将氨基醇与另一构型的磺酸酯反应得到奈必洛尔,其合成路线为:
又如中国专利CN101235024报道了以6-氟色满-2-羧酸为原料,经过酯化、还原、氧化得到相应的6-氟色满-2-甲醛,然后与硝基甲烷进行Henry反应,得到相应的硝基醇,得到的硝基醇经过催化氢化可以得到氨基醇,经过Nef反应可以得到相应的羟基酸,羟基酸经过构型转化等一系列反应得到环氧化合物,最后将氨基醇与环氧化合物反应得到奈必洛尔,其合成路线为:
以上所述的多种奈必洛尔合成方法普遍存在合成路线长,产率低,反应要求的条件较为苛刻,反应不易控制等缺点,实现工业化的批量生产较为困难。而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合成路线短,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奈必洛尔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本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合成路线短,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奈必洛尔合成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奈必洛尔的合成方法,其结构通式为:
以2-氨基-1-(-6-氟-2-色满基)乙醇非对映体混合物为起始原料,先将2-氨基-1-(-6-氟-2-色满基)乙醇非对映体混合物进行重结晶分离,分别得到相应的非对映体A和非对映体B,将其中的非对映体B经过重氮化、卤化以及环化等反应合成环氧化合物,然后将得到的环氧化合物与非对映体A反应得到奈必洛尔,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a.将2-氨基-1-(-6-氟-2-色满基)乙醇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进行重结晶得到相应的非对映体A和非对映体B。
b.由2-氨基-1-(-6-氟-2-色满基)乙醇非对映体B合成相应的氯化物、溴化物、甲磺酸酯或对甲苯磺酸酯,结构式为;
其中,氯化物(IIa)的合成:将2-氨基-1-(-6-氟-2-色满基)乙醇非对映体B溶于盐酸,加入1~3摩尔份数的NaNO2,混合物剧烈搅拌反应15~30小时,反应得到氯化物(IIa),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反应路线为:
溴化物(IIb)的合成:将2-氨基-1-(-6-氟-2-色满基)乙醇非对映体B溶于氢溴酸或稀硫酸与溴化钠的溶液,加入1~3摩尔份数的NaNO2,混合物剧烈搅拌反应15~30小时,反应得到溴化物(IIb),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反应路线为:
甲磺酸酯(IIc)和对甲苯磺酸酯(IId)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宏药物研制中心,未经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宏药物研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4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氢噻吩类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可交换工作台的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