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烤烟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5115.3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9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利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A24B3/04;A24B1/02;F26B2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烤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烤烟房,属于烤烟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烤烟生产的过程中,必须经过鲜烟叶的烘烤处理这一生产环节。而在我国烤烟产区的绝大多数烟农普遍采用小型烤房来对烟叶进行最初烘烤处理,这种烤房存在加热不方便,烤烟受热不均匀,烤烟房内排湿功能差,以及烤烟房内的燃烧室风速不可控等问题,会严重的影响烤烟的质量。因此,研究一种能解决以上问题的烤烟房,是本发明的主要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烤烟房,加热方便,在烤烟烘烤过程中实现了对煤能源的自动化控制,并能够使烤烟得到均匀的烘烤,且能够很好的对烤烟房进行排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烤烟房,包括龙背和出口,所述龙背呈向上突起的弧形,在龙背弧形的中下段设有出气口,且该出气口与速控装置连接,在龙背下方设有加热装置,在龙背周围设有加热排湿装置,在龙背上方设有均热装置。
上述的加热装置包括链轮、链条、加热板和点火器,加热板铰接在链条上,且加热板上设有小孔,点火器位于上下链条之间。
前述的速控装置包括排气管、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抽风机,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内,且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抽风机连接。
前述的加热排湿装置包括鼓风设备和排热管,排热管的前段围绕龙背布置,排热管的后段围绕烤烟房的四壁布置,且排热管的后半段上设有小孔。
前述的加热排湿装置包括鼓风设备、加热电阻丝和吹热管,加热电阻丝设置在吹热管的前段,吹热管围绕烤烟房的四壁布置,且吹热管上设有小孔。
前述的均热装置包括两块均热板,均热板上设有小孔,上下设置的两块均热板上的小孔相互错开。
前述的龙背的内腔顶部呈向下凸起的形状。
前述加热装置下方、位于烤烟房的底部在其两端设有出灰门。
前述的出口与鼓风设备的进风口通过管子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链条式的加热装置,使用时链轮转动,从而带动加热板移动,此种方式不仅加热方便,而且省力,同时可控制链轮转动速度,进而实现燃烧室内温度的控制,并且铰接的加热板在下方运转时能够对煤渣进行清扫,可保证燃烧室的清洁;并且该种结构可使用煤作为基础能源的广大农村山区实现自动化烘烤成为可能;龙背制作呈向上突起的弧形,可以有效的将热量聚集,且出气口所处的位置也有利于空气的流动加热;速控装置的设置,可以方便控制燃烧室内的空气流转速度;排湿装置的设置可以快速有效的将烤烟房内的湿气强制排出;均热装置的设置可以使得烤烟受到均匀的烘烤,提高烘烤质量;鼓风设备的进风口与出口通过管子连通,可循环利用热风,节约能源,降低使用成本。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在一般的烤烟房上进行改造,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经济效益明显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排热管的D向示意图;
图3是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吹热管的D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一种烤烟房,包括龙背5和出口1,龙背5呈向上突起的弧形,便于空气的聚集加热,龙背5的内腔顶部呈向下凸起的形状,便于清扫附着的灰尘,在龙背5弧形的中下段设有出气口,且该出气口与速控装置连接,在龙背5下方设有加热装置,在龙背5周围设有加热排湿装置,在龙背5上方设有均热装置。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链轮8、链条10、加热板11和点火器9,加热板11铰接在链条10上,加热板11运动到下方时可对烤房底部上的煤渣进行清扫,加热板11上有多个小孔,点火器9设置在上下链条10之间,以方便对其上方加热板11上的煤炭进行点火燃烧,链轮8、链条10、点火器均为市购产品,链轮8可采用电机带动,采用此种方式加热,可通过控制链轮8的转动速度,来实现加热板11上燃烧的煤炭7的移动快慢,进而实现燃烧室内温度的控制。
所述的速控装置包括排气管3、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抽风机,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3内,且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抽风机连接,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抽风机为市购产品,速控装置可以方便的对燃烧室内的空气流动速度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利,未经林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5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蒡粗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
- 下一篇:机械式弹性定位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