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组合测试集的分布式事件注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5856.1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4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强;何占博;冯光升;吕宏武;郭方方;林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G06F1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组合 测试 分布式 事件 注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对计算机容错系统的一种基于组合测试集的分布式事件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容错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而容错系统的设计与测评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针对传统软硬件故障,计算机系统可用性的测评一般采用故障注入方法实现。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系统的非计划性失效、工作负载显著增加或长时间饱和工作等都会导致宕机等非故障类事件,进而带来可用性下降,传统的故障注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容错系统的可用性测评需求。因此,扩展传统故障注入技术,考虑故障之外的可用性影响因素,提出一种结合故障注入、压力测试等面向应用级的事件注入技术。事件注入技术是指通过向目标系统注入事件,同时观测和回收系统对所注入事件的反应并对回收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向测试者提供有关结果的过程。
目前,国内外对于事件注入的研究仍较少。现有专利主要包括:1)“基于事件注入的计算机网络可信性评测装置(200620020624.0)”。该专利是以事件注入技术为基础,针对不同级别容错机制,向目标系统注入各种网络事件,主要关心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主要适用于向单一目标系统注入网络相关类型事件,未考虑分布式系统的特殊使用环境,更没有涉及目标系统中不同目标单元的组合事件注入或施加不同程度负载等问题。2)“一种脚本注入事件处理方法和系统(200710303986.X)”。该专利提出系统接收从脚本注入检测系统输出的脚本事件,检测是否存在XSS攻击行为并以量化形式输出结果,与本发明专利应用范围、采用方法均不同。3)“智能全自动单粒子事件故障注入器(200510111494.1)”针对的是在HDL仿真时模拟空间辐射环境或应用到接口通信中等情形,以及“Event-controlled error injection system(5008885)”、“Single-event transient injection simulation method for high-frequency circuits(CN2013113637620130418)”均与本发明专利采用方法或应用范围不同。现有文献主要涉及基于事件注入的可信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软件调试和健壮性问题,均是先提出事件模型或评测模型,针对不同目标系统选择相应事件类型或实现并发事件注入,最终评测目标系统或软件的相关特性指标。但均没有采用组合测试集方法,更没有考虑目标系统中不同目标单元的组合事件注入或施加不同程度负载等问题(包括“康嘉.基于事件注入的可信性评测工具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刘宇楠.基于事件注入的可靠性评测方法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颜国平.基于事件注入的安全性评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黄永平,常鹏飞,郭凯,金玉善.基于事件注入机制的软件调试方法与实现[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09)”以及“张大伟.基于事件注入的面向应用的软件健壮性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从以上分析可知,现阶段事件注入研究的不足主要是:1)基于一个固定的事件注入集对所有目标系统注入统一的事件,消耗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2)没有考虑分布式目标系统中不同目标单元适于注入不同类型故障或不同程度负载,即注入方式不灵活,针对性不强;3)事件注入方式的可定制性不强,不适用于测评个性化的指标。因此,提出一种针对分布式系统,以组合测试集方式实现的事件注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其好处是可实现更具针对性,更加灵活、高效的事件注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了对目标系统中各目标单元以组合测试集方式注入更具针对性的事件,达到了灵活、高效的实施事件注入,进而获得计算机系统可用性的目的,能够为计算机容错系统的测评提供高效的分析数据的基于组合测试集的分布式事件注入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控制器、组合测试集生成模块、事件注入模块和状态分析模块;
控制器控制组合测试集生成模块接收用户指令并生成组合测试集参数清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5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硬质合金刀
- 下一篇:一种储纬器用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