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靛红酸酐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6052.3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8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李红艳;俞磊;叶剑青;张明;徐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65/26 | 分类号: | C07D265/26;C07D413/0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酐 及其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农用化学品、染料、医药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靛红酸酐(Isatoic anhydride)广泛用于农用化学品、染料、医药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靛红酸酐的合成方法很多,其中通过靛红经Baeyer-Vlliger氧化反应获得靛红酸酐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即靛红在当量的氧化剂(通常为过氧酸、三氧化铬、尿素过氧化氢复合物等)的作用下,氧化开环生成靛红酸酐。然而,这些方法原子经济性不高,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不符合绿色化学精神。双氧水是清洁的氧化剂,反应后的还原产物是对环境无害的水。因此,使用双氧水氧化靛红制备靛红酸酐及其衍生物,是比较理想的合成方法。然而,现有技术下,反应往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对设备腐蚀严重,亦不是理想的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设备无腐蚀作用、生产的废弃物少、环保的靛红酸酐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在有机硒催化剂的催化下,将双氧水与靛红或靛红的衍生物混合进行氧化反应,制备靛红酸酐或靛红酸酐的衍生物。
具体地:将靛红或靛红的衍生物与有机硒催化剂混合后加入双氧水和DMF、乙腈混合组成的混合溶液,经搅拌反应后,再加入氯化亚铁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取得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干溶剂,残渣用柱层析分离,得靛红酸酐或靛红酸酐的衍生物。
本发明以双氧水做氧化剂,在有机硒催化剂催化下,氧化靛红或其衍生物制备靛红酸酐及其衍生物,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本方法所使用氧化剂清洁,原子经济性高,氧化剂还原后副产物仅仅为水,对环境无危害;其次,本方法不适用金属催化剂,由于硒元素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能够在人体内代谢,因此,本方法所使用的有机硒催化剂对生态友好;再次,本方法在温和条件、中性环境中进行,对设备腐蚀性小,持久耐用,更适合工业生产。
另外,本发明将双氧水先溶于DMF和乙腈混合组成的极性溶剂中,再加入靛红或靛红的衍生物与有机硒催化剂组成的混合体系中。乙腈是便宜、易得、低毒的溶剂,沸点较低,便于回收利用。加入Dmf后,可以显著增加原料的溶解度,从而加速反应。
另外,本发明所述靛红的衍生物中,取代基位于芳环或氮上,取代基种类包括烷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卤素、硫族元素基团、氮族元素基团、酰基、烯基、炔基、杂环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采用的有机硒化合物可以为二苯基二硒醚或4,4’-二甲氧基二苯基二硒醚或4,4’-二氟二苯基二硒醚。优选二苯基二硒醚,其收率最高。
为了提高产品的收率,所述氧化反应的温度条件为20~40℃,优选氧化反应的温度条件为25℃。
先将DMF和乙腈混合组成DMF占体积百分比为10~50%的极性溶剂,再将双氧水与极性溶剂混合形成双氧水质量百分比为30~50%的混合溶液。在本发明的氧化反应中,以此浓度的双氧水进行氧化效果最好,收率最高。
所述靛红或靛红的衍生物与有机硒催化剂、双氧水的投料摩尔比为20︰1︰40。也是提高产品收率的较佳用量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阐述,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实施例1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47克靛红(10毫摩尔),0.16克二苯基二硒醚(0.5毫摩尔)。搅拌下,保持混合体系的温度为25℃,并缓慢滴加溶有20毫摩尔质量浓度为30%双氧水的DMF-乙腈混合溶液(DMF体积含量10%)25毫升。混合物在体系温度为25℃条件下搅拌反应24小时。
反应结束后加入30毫升5%氯化亚铁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50毫升3次),合并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干溶剂,残渣用柱层析分离,得靛红酸酐1.39克(产率85%)。
实施例2
用其它有机硒催化剂催化反应,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实验结果如表1 。
表1 不同有机硒催化剂催化的反应产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60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