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进风式除尘器气流分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26703.9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乾;查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6/42 | 分类号: | B01D46/42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进风式 除尘器 气流 分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进风式除尘器的气流分布装置,处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水泥、钢铁、煤炭、热力等行业排放的烟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因此,国家出台了有关强制条文,限定这些污染企业烟气排放浓度。除尘器作为有效减少烟气排放浓度的装置被广泛应用,其中,下进风式除尘器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除尘器。
实践经验表明,除尘器内部气流组织紊乱导致的除尘效率低下是当前除尘器推广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通过安装合理的装置使除尘器内部气流分布均匀是提高除尘效率和推广除尘器应用的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下进风式除尘器中气流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下烟气在除尘器内平稳的改变流动方向且均匀分布,从而提高设备的除尘效率的进风式除尘器气流分布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进风式除尘器气流分布装置,包括箱体和连接在箱体下方的灰斗,在所述箱体的下端设置进气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多孔板,在该多孔板上设置有相互平行布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长度与该导流板距进气口的距离成正比,最长导流板的下端位置不低于所述进风口的最低位置,最短导流板的下端位置不高于所述进风口的最高位置。
相邻两导流板的间距相同,且所有导流板的下端位于同一斜线上。
所述多孔板厚度为2~3mm,开孔率为45%~65%。
所述多孔板的孔形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
所述的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中箱体,所述的进风口和多孔板设置在所述的中箱体上,在中箱体下方连接所述的灰斗。
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不同长度导流板的排布使进入除尘器气体流动方向发生改变,每块导流板依次截取相同流量的流经气体,使得两导流板之间区域处理流量相同,减小因气流方向突变而引起的涡流和强紊流现象;通过多孔板使方向改变后的气流分布均匀,提高除尘效率。
2、通过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本发明对除尘器内气流均布起到促进作用,电除尘区截面气流流速相对均方根为0.15,达到规范中气流均匀程度“良好”的标准。滤袋除尘区内,可达到单个滤袋处理流量与平均处理流量的偏差不超过3%。
3、装置简单,导流板和多孔板的生产工艺及安装方式均已成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下进风式除尘器气流分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多孔板构造示意图(以圆形孔洞为例)。
图3为无任何导流装置的除尘器内气流速度云图(图中显示风速为0~2m/s)。
图4为仅安装导流板的除尘器内气流速度云图(图中显示风速为0~2m/s)。
图5为应用本发明装置的除尘器内气流速度云图(图中显示风速为0~2m/s)。
图中:1、上箱体,2、中箱体,3、进风管,4、灰斗,5、多孔板,6、导流板,7、多孔板板体,8、多孔板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下进风式除尘器气流分布装置,该装置由除尘器箱体(可由上箱体1、中箱体2构成)、灰斗4、连接在进风口的进风管3、导流板6和多孔板5组合而成。气流通过进风管3进入和其相连接的中箱体2,首先通过安装在中箱体内部的导流板6,使气流流动方向由水平方向变为竖直方向,气流改变方向后与安装在导流板上部的多孔板5接触,气流分布均匀。
导流板6从与进风管3距离最近的一块开始,长度依次增长,最长的一块导流板下端的位置不超过进风管最低位置的高度,导流板6之间均匀排列,每一块流板作用于一部分气流,减少气流的涡流和强紊流现象。
导流板6的数量根据中箱体2的长度而定。中箱体2长度越长,导流板6数量越多,反之,则导流板6数量越少。
多孔板5厚度为2~3mm,开孔率为45%~65%,多孔板孔洞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其他形式的孔洞,气流与多孔板5接触后,从多孔板的孔洞中流出,除尘器内气流的分布如图5所示,气流均匀分布,明显好于没有导流装置以及仅安装导流板的除尘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67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窗式空调
- 下一篇:酸再生系统废水零排放系统及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