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支付O2O下单器、O2O移动支付系统以及支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26859.7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3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沈勇坚;王翔平;胡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动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支付 o2o 下单器 系统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支付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支付O2O下单器以及相应的支付方案。
背景技术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由于移动支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得到越来越多使用者的青睐。但是现有的移动支付方案的使用需要商户后台系统改造,与支付平台对接,难度大周期长;中小商户无条件改造接入环境和后台系统;小微商户没有后台系统,只能依靠手机对手机通讯,来完成支付过程,不正规也不正式,容易受到手机病毒威胁,手机间直接通讯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资金风险,用户接受度差。这些问题极大的阻碍了移动支付的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移动支付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支付O2O下单器,该下单器能够在不改造后台系统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移动支付O2O过程,实现快速部署和商户拓展,线下支付场景适应性强。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O2O移动支付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O2O移动支付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支付O2O下单器,所述下单器包括订单生成单元、移动联网单元、显示单元、信息输入单元、电源单元,所述信息输入单元与订单生成单元相连,所述订单生成单元分别与移动联网单元和显示单元相连,所述移动联网单元与显示单元相接;所述电源单元提供各单元工作电压。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例中,所述下单器还包括安全单元,所述安全单元设置在订单生成单元和移动联网单元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订单生成单元为二维码订单生成模块,其根据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并生成对应的二维码;二维码订单生成模块还将订单信息和对应的二维码传至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同时将订单信息通过移动联网单元传至支付平台。
再进一步的,所述二维码订单生成模块由订单生成模块与二维码生成模块连接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订单生成单元为NFC射频订单生成模块,其根据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信息生成订单信息,且形成对应的NFC射频信号;NFC射频订单生成模块还将生成的订单信息传至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同时将订单信息通过移动联网单元传至支付平台。
再进一步的,所述NFC射频订单生成模块由订单生成模块与NFC射频模块连接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订单生成单元包括二维码订单生成模块和NFC射频订单生成模块。
作为第二目的,一种O2O移动支付系统,所述支付系统包括移动支付终端、以及支付平台,所述支付系统还包括上述的下单器,所述移动支付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与支付平台数据相接,并与下单器数据通信配合,所述下单器通过移动互联网与支付平台数据相接。
作为第三目的,一种O2O移动支付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下单器生成NFC和/或二维码在线支付订单,并将对应的订单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传至支付平台,支付平台形成对应的待支付订单;
(2)移动支付终端通过相应的NFC和/或二维码扫描功能从下单器中获取NFC和/或二维码在线支付订单,形成相应的支付订单请求,并通过自身所支持的移动互联网传至支付平台;
(3)支付平台在接收到该支付请求后,使其与待支付订单匹配完成支付,并将支付结构通过移动网络传至移动支付终端和下单器。
根据上述方案形成移动支付O2O下单器,其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该下单器实施时无需改造后台系统,可独立完成移动支付O2O过程,实现快速部署和商户拓展,线下支付场景适应性强。
再者,通过该下单器能够实现线上支付向线下交易渗透,商户和用户之间便捷、安全的完成支付交易。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下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支付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动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动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6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