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承载整体式叉车驾驶室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6915.7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9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生;薛白;周齐齐;毕胜;蔡国锋;高成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整体 叉车 驾驶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叉车的驾驶室。
背景技术
工业车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配置整体式驾驶室和贴片式驾驶室,目前的整体式驾驶室的顶框架以及侧门框架、后窗框架现在普遍是使用以下工艺工序生产的:1.在薄板或者中厚板上按照零件需求进行切割下料;2.将切割好的板料通过各种工艺手段进行弯曲成型加工成为符合尺寸要求的板料零件;3.最后将所有加工好的板料零件拼焊成符合要求的顶框架以及门窗框。这种结构形式的框架以及门窗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材料利用率低:由于驾驶室上要安装玻璃、推拉窗等零部件以增大司机视野,经常需要在薄板上面掏孔,只留下薄板边缘部分作为框架;2.焊接、打磨工作量大:这种结构形式的驾驶室零件数量多,焊缝长,焊接、打磨工作量大,打磨后外观质量不好;3.安全性能不一定能满足驾驶室国家标准要求的放落物、防倾翻等安全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驾驶室的安全性能,满足防落物、防倾翻的标准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承载整体式叉车驾驶室。
一种全承载整体式叉车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框架、两只侧门框、后窗框、侧门玻璃、后窗玻璃和前玻璃。
所述驾驶室框架包括平板状的顶框架、两根前立柱、两根后立柱、前横梁、后横梁和两根下横梁;所述前立柱为L形的空心管柱,一侧短柱为水平柱,另一侧长柱为斜柱,且短柱和长柱之间的夹角大于95度;顶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着一根前立柱的一侧短柱,两根前立柱的另一侧长柱之间连接着前横梁,两根前立柱的一侧短柱的端部分别连接着后立柱的上端,每侧后立柱的下端和同侧前立柱的下端之间连接着下横梁,两根后立柱的中部之间连接着后横梁;所述后立柱为空心管柱,横截面呈矩形,且所述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上相对应的两角均为内凹的直角。
所述每只侧门框和驾驶室框架一侧的后立柱、前立柱、下横梁构成的框架配合,且侧门框和后立柱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后窗框和后横梁、两根后立柱上部、顶框架的后侧边构成的框架配合,且后窗框和顶框架的后侧边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前玻璃和前横梁、两根前立柱的长柱上部、顶框架的前侧边构成的框架固定配合形成前窗。
所述侧门框的中部设有中梁,中梁的上部和侧门框的上部构成推拉窗口,推拉窗口内设有推拉窗框,侧门框的横截面的中部为方形,所述方形的一条对角线上相对应的两角的两边贴合向外延伸形成外伸边;侧门框的一侧外伸边上套设有侧门密封条,另一侧外伸边和推拉窗框的一侧面粘贴配合。
所述后窗框的横截面结构和侧门框的横截面结构相同;后窗框的一侧外伸边上套设有后窗密封条,与后窗玻璃对应的另一外伸边的侧面上设有玻璃密封胶。
所述前立柱的短柱和长柱之间的过渡段为大圆弧过渡段,与大圆弧过渡段相对应的两根前立柱之间设有过渡框架,所述过渡框架包括两根平行的横杆,一根横杆平行于前横梁,另一根横杆和顶框架的前侧边贴合连接,两根横杆之间均布设有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为圆弧杆。
所述前横梁的中部为宽直梁,与前立柱连接的两端的下部向下延伸至前立柱的下端,且与前立柱贴合。
所述下横梁的一端和前立柱之间设有前加强板,下横梁的另一端和后立柱之间设有后加强板;所述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均为三角形板; 一侧后立柱的上部开设有进气口,下部开设有连通发动机进气管的出气口,使一侧后立柱作为发动机的进气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原材料利用率增加。本发明的后立柱、侧门框和后窗框采用异型钢管型材制作,异型钢管型材可以直接锯切下料,边脚料很少,利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薄板需要数控下料,外形尺寸不同的板料下料之前需要进行套料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在套料匹配的情况下利用率也只能达到70-80%;
2.简化结构,减少了焊接、打磨工作量。门窗框原本需要拼焊才能实现的一个边安装推拉窗、另一个边安装密封条的功能,可以使用异型管简单的实现。原本后立柱与侧门框和后窗框相互配合的复杂拼焊结构,也能使用截面简单的异型钢管轻松替代。简化结构减少了大量的焊接、打磨劳动,并且异型钢管本身对接焊缝很短,进一步使劳动量降低。经过测算,原本板式框架单台焊接、打磨工时为4小时,异型钢管结构的框架焊接和打磨工时仅为2.5小时;
3.框架安全性能增强。同等截面积的异型钢管框架与板式的框架结构相比,异型钢管框架耐冲击强度更大,经过验证,使用异型钢管框架结构可以满足防落物,防倾翻标准以及试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主体图。
图2为图1的后视主体图。
图3为顶框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6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橡胶履带驱动轮
- 下一篇:智能转向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