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棱平脱秘色瓷器的制作方法及制得的银棱平脱秘色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7530.2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俞支辉;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运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棱平脱秘色 瓷器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棱平脱秘色瓷器的制作方法及制得的银棱平脱秘色瓷器。
背景技术
越窑青瓷始创于东汉时期,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发展,成为我国最先形成的窑场众多、分布地区广阔、产品风格相近的瓷窑体系。唐朝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期,越窑青瓷被列为七大名窑之首,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
秘色瓷是由越窑创烧出来的一个新品种,是中国陶瓷史上极为神秘的一种瓷器,又称秘瓷、秘色越器,为唐宋时期浙江上林湖地区越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青瓷。传说中,秘色瓷是使用一种秘密的釉料配方,装入特制的匣钵经过特殊的烧制工艺烧制而成的,该特殊的釉料配方能使瓷器外表产生“如冰”、“似玉”的美学效果,釉层特别薄,釉层与胎体结合特别牢。
秘色瓷在晚唐时才开始烧造,五代时达到高峰,当时烧制的秘色瓷均为皇家使用,因产量低、传世量少而倍显珍稀,而且在北宋末年秘色瓷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所以人们对它的认识很少。越窑秘色瓷的实物在全国各博物馆馆藏中数量极少,连碎片都极为珍贵,甚至一度认为秘色瓷只是一个传说。
1987年,陕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唐僖宗用来虔诚供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同时出土了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物帐。据此物帐,专家们断定该地宫出土的14件青瓷就是传说中的“秘色瓷”,从而破解了“秘色瓷”的谜底。其中的银棱平脱秘色瓷碗,堪称秘色瓷标准器物,其内壁“披黄衣”、口缘与足缘镶银,其造型之规整,釉色之出众、特殊,制作之精致,达到了唐代瓷器制作之极限。
由于秘色瓷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研究其制造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开号为CN10196706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日用瓷器的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修整好的坯体干燥后,放入窑炉进行800~900℃低温素烧,并将素烧坯打磨光滑;素烧坯施釉后,将制品口沿与底脚的釉料去除;采用倒扣的方式,将制品直接放在耐火硼板上进行第一次的高温釉烧;将制品翻过来后先将其口沿清理干净,对制品的口沿局部施釉后,再次放入窑炉,正立放置进行第二次的高温釉烧,冷却后得到成品。该制备方法是一种日用瓷器的烧制方法,外观与秘色瓷相距甚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棱平脱秘色瓷器的制作方法及制得的银棱平脱秘色瓷器,该银棱平脱秘色瓷器的釉层青中泛绿、滋润透明,且有玉的美感。
一种银棱平脱秘色瓷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坯料成型得到器坯;
(2)对步骤(1)得到的器坯进行素烧,得到素烧坯;
(3)采用荡釉法对步骤(2)得到的素烧坯的内壁进行施釉,晾干后得到釉坯;
(4)在窑炉中,对步骤(3)得到的釉坯进行釉烧得到预制品;
所述的釉烧的操作方式如下:
(4.1)打开窑门自然烘烧1~2小时,温度为200-400℃;
(4.2)关上窑门以氧化焰进行烧制,温度升温至940~980℃;
(4.3)保持窑门关闭的状态下,以氧化-还原焰交替循环进行烧制,升温至1300~1350℃;
其中,交替循环指的是先氧化焰烧制一段时间后,再转为还原焰烧制一段时间,然后再氧化焰,依次交替进行,直到指定温度;
(4.4)熄火并打开窑门,在2~3分钟冷却至1050~1100℃;
(4.5)虚掩窑门,窑门处留有6~8cm的缝隙,自然冷却至100℃以下开窑,得到所述预制品;
(5)对步骤(4)得到的预制品的外壁(包括底部)进行第一次髹漆,晾干后对外壁进行第一次打磨得到漆器;
(6)将刻有图案的厚度为0.05~0.1mm的银片贴在所述漆器的外壁,然后对漆器的整个外壁进行第二次髹漆,直到完全覆盖住银片,再对漆器的整个外壁进行第二次打磨至银片表面露出为止,得到成型的器体;
(7)在步骤(6)得到的器体的器沿和底圈的圈沿上包覆0.3~0.4mm厚的银片,得到所述的银棱平脱秘色瓷器。
本发明中,通过控制釉烧过程中窑炉内还原氧和烧成温度,使得胎、釉原料中的金属成分如氧化铁还原为氧化亚铁,赋于瓷器以青绿颜色,釉层滋润透明,且有玉的美感。
步骤(1)中,所述的坯料为灰色瓷土。该灰色瓷土的主要成分为磷、三氧化二铁、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作为优选,所述的银棱平脱秘色瓷器为银棱平脱秘色碗;
步骤(1)中,所述的器坯的碗沿开有5个夔口,深度为1~2mm,均匀分布于碗沿上。此时,得到的碗体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运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运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7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