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测定生鲜牛奶中微生物总数的试纸的制备及用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28365.2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5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娜;李梦臻;张慧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6 | 分类号: | C12Q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定 生鲜 牛奶 微生物 总数 试纸 制备 用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测定生鲜牛奶中微生物总数的试纸的制备及用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都规定用标准平皿菌落计数法作为牛奶总菌数的标准检验方法。但该方法操作繁琐、耗时费力,至少在48h后才能计数得到总菌落数。而实际工作中,刚挤下来的生鲜牛奶要及时用于生产奶制品,这就造成在未知牛奶总菌数含量时就已盲目地将牛奶用于生产,而不能及时发现原料中的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因此,制备出一种快速、便捷、有效地检测生鲜牛奶中细菌总数的检测试纸,及时监测生鲜牛奶含菌量,为牛奶新鲜度和腐败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测定生鲜牛奶中微生物总数的且方便实用的快速检测试纸的制备及其用法,以克服生鲜牛奶检测中出现的耗时较长、操作繁琐及使用不便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1)快速检测试纸的制备
将一定规格的中性滤纸、木棉纸、吸水纸等材料浸于10%-20%的明胶或琼脂溶液中,浸润温度为30℃-80℃,时间为1s-30s;将浸过的试纸置于无菌环境中进行烘烤,烤温度为55℃-85℃,烘烤时间为10min-60mi。该快速检测试纸在常温无菌环境中可保存3-6个月以上。
(2)回归方程的建立
牛奶中总菌数N(标准平皿菌落计数法所得)取对数后与刃天青褪色时间t之间呈线性关系。运用OriginLab OriginPro8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刃天青在牛奶中褪色时间t(x轴)与牛奶中总菌数N(y轴)的数学回归模型y=A1e-1/t1+y0,其中A1=13735.95273,t1=1.6455,y0=0.
表1回归模型各参数数值表
(3)快速检测试纸的用法:
将待检测的1-5mL生鲜牛奶样品与刃天青以10:1-20:1的比例混合。将混合后的样品均匀加入快速检测试纸中,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期间观察并记录试纸褪色至牛奶本色的时间。将试纸褪色时间代入回归方程N=13735.95273e-0.60772t+0.30985计算出牛奶样品中的微生物总数。
标准平皿菌落计数法是目前国际国内通用的检测微生物数量的方法,需要48小时恒温培养,待微生物菌落长出后,进行计数,才能得出微生物总数,操作过程繁琐、且耗时较长。目前有无需培养即可进行微生物总数检测的方法,如:生物发光法、直接表面荧光过滤技术、流式细胞计数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检测试剂较贵、需要昂贵的检测设备等诸多限制。本发明制备的快速检测试纸,制备方法简单,检测价格低廉,仅需几小时即可获得微生物总数,可极大地改善牛奶企业中存在的检测慢于生产应用的问题,提高牛乳食用的安全性。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快速检测试纸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一定规格的木棉纸浸于10%的明胶溶液中,浸润温度为60℃,时间为10s;将浸过的木棉纸置于无菌环境中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70℃,烘烤时间为30min。经过上述步骤,快速检测试纸即可制备而成。将此试纸用于郑州市东风路奶牛场生鲜牛奶样品微生物总数的 测定:
(1)用灭菌后的移液管吸取1.5mL牛奶样品加入灭菌后的2mL离心管中,用微量移液器吸取150μL刃天青工作液加入牛奶样品中,并充分混匀。
(2)将加入刃天青的牛奶样品加入到快速检测试纸中,放入37℃培养。
(3)记录检测试纸的褪色(由蓝色褪为无色)时间为8.2小时。
(4)将褪色时间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微生物总数为151.7×104个。
误差验证
同时,将上述牛奶样品用标准平皿菌落计数法进行计数,得出微生物总数为147×104个,与快速检测试纸之间的误差为3.1%。
实施例2
将一定规格中性滤纸浸于10%的明胶溶液中,浸润温度为75℃,时间为25s;将浸过的中性滤纸置于无菌环境中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60℃,烘烤时间为30min。制成快速检测试纸。将此试纸用于郑州市惠济区江山路奶牛场生鲜牛奶样品微生物总数的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83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