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杆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28889.1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40 | 分类号: | B29C47/40;B29C47/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韩国胜;张海英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杆组。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决定其性能,对结构的控制和改性,可获得不同特性的高涂料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独特的结构和易改性、易加工特点,使其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不可取代的优异性能,从而广泛用于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不可缺少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按特性分为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在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挤出机螺杆是挤出设备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主要作用就是将固态塑胶颗粒或粉末,经输送压实、压缩熔融、均化计量等步骤,转换成稳定均一的塑胶熔体,输出给模头及辅机设备,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目前,螺杆类挤出机经历了柱塞式,单螺杆式,平双螺杆式,锥双螺杆式等漫长的发展过程,极大的促进了高聚物的发展。
在某些塑料原料加工过程中在塑化之间需要添加塑化剂,而有些塑化剂为纤维状结构,添加到挤出机中需要进行剪切才能更好的与橡胶原料融合实现更好的塑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纤维状塑化剂原料进行剪切的螺杆组,能够避免螺杆转动不同步对剪切效果造成影响,提高塑化剂与橡胶原料的融合度。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杆组,包括由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一螺杆以及由所述第一螺杆驱动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长度相同,且在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加料段、熔融段、均化段、塑化剂添加段、塑化段以及挤出段,所述塑化剂添加段处的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结构,所述第一螺杆通过所述齿轮结构驱动所述第二螺杆,所述啮合的齿轮结构相互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刃口,通过所述刃口将纤维状塑化剂剪断。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料段、所述熔融段、所述均化段、所述塑化段以及所述挤出段的轴向长度均为15~25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料段、所述熔融段、所述均化段、所述塑化段以及所述挤出段的轴向长度均为20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塑化剂添加段的轴向长度为10~15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塑化剂添加段的轴向长度为10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料段、所述熔融段、所述均化段、所述塑化段以及所述挤出段包括若干输送元件,所述加料段、所述熔融段、所述均化段、所述塑化段以及所述挤出段的输送元件的输送导程为15~25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刃口采用耐磨合金钢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齿轮结构与所述刃口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双螺杆中采用一根螺杆带动另一根螺杆转动的方式能够防止单独提供动力装置造成螺杆转动不同步的现象,避免了在转动不同步时无法对纤维状塑化剂进行剪切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螺杆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示意图。
图中:
1、加料段;2、熔融段;3、均化段;4、塑化剂添加段;5、塑化段;6、挤出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螺杆组,包括由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一螺杆以及由所述第一螺杆驱动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长度相同,且在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加料段1、熔融段2、均化段3、塑化剂添加段4、塑化段5以及挤出段6,所述塑化剂添加段4处的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结构,所述第一螺杆通过所述齿轮结构驱动所述第二螺杆,所述啮合的齿轮结构相互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刃口,通过所述刃口将纤维状塑化剂剪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料段1、熔融段2、均化段3、塑化段5以及挤出段6的轴向长度均为15~25cm。
优选的,所述加料段1、熔融段2、均化段3、塑化段5以及挤出段6的轴向长度均为20cm。
所述塑化剂添加段4的轴向长度为10~15cm。优选的,所述塑化剂添加段4的轴向长度为10cm。
所述加料段1、熔融段2、均化段3、塑化段5以及挤出段6包括若干输送元件,所述加料段1、熔融段2、均化段3、塑化段5以及挤出段6的输送元件的输送导程为15~25mm,优选为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88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