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复合补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0450.2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3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明;张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弘健生物医用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26 | 分类号: | A61L27/26;A61L27/18;A61L27/56;A61L27/50;A61L31/06;A61L31/14;A61F2/02;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仿生再生修复可吸收降解补片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经常需要对缺损及损伤组织的封闭、修复及防止粘连。目前国内外的组织补片分为两种,一种是从生物尸体上获得的,具有异种动物的免疫原特征,虽然经过严格处理,但事实证明,动物源类的产品植入人体后,其生物安全性仍然无法保证,尤其是在出现动物性传染病的时候,这类材料更是时常发生植入人体的异常反应。另一种是用合成材料制备的补片,起物理隔离作用。现有的产品有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胶原及纤维蛋白胶的膜及凝胶产品,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对损伤组织的封闭、修复及防止粘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其产品存在诸多缺陷影响了功能的发挥,如胶原蛋白海绵产品不柔软,与组织贴附性能差,为获得一定的力学性能,添加交联剂,对组织有毒性,还容易导致钙化形成。因此,研制一种克服现有膜产品缺陷的创新产品具有非常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对组织缺损具有再生修复效果的仿生复合补片;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了一种该仿生复合补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之三是提供了该仿生复合补片作为缺损组织的黏贴、封闭、堵漏、止血、隔离、修复、防止粘连的用途。也可作为药物的缓释载体及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仿生复合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膜,所述隔离膜两侧分别均布孔,令隔离膜一侧形成细胞诱导层、另一侧形成外层空间,中部为诱导空间,外层空间外覆盖有防渗透层。
所述防渗透层为0.1mm~0.3mm的电纺膜,所述隔离膜上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50μm~200μm、深度0.5~1.4mm,所述孔为直径为50μm~150μm。
本发明中所述的仿生复合补片制备方法为:所述隔离膜和防渗透层膜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主要包括PDLLA和PLLA, PDLLA含量为75~85%,PLLA含量为2~12%。所述B组分功能因子主要为卵磷脂,含量为3~13%。
所述隔离膜的制备方法为:将A组分溶于乙酸乙酯中,再混合入B组分,搅拌24h。将聚合物溶液均匀地倒在模具里,当膜形成后,45℃度抽真空24小时,制得具有一面带孔一面光滑且厚度为0.3mm的隔离膜,在所述隔离膜光滑面激光打孔: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50μm~200μm、深度0.5~1.4mm,所述孔为直径为50μm~150μm。
所述防渗透层制备方法为:将A组分溶于50ml二氯甲烷中,搅拌24小时,再混入B组分。在湿度为45~65%,温度为18~28℃的环境中,电纺得到电纺丝直径为150nm,厚度为0.2mm的的电纺膜。
将细胞诱导层和细胞防渗层利用乙酸乙酯粘合得到仿生复合补片。
本发明所述的仿生复合补片用于外科手术中缺损组织的黏贴、封闭、堵漏、止血、隔离、修复、防止粘连。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复合,双面打孔为细胞的停泊、生长、繁殖提供生存空间,且通过材料的优化组合调控材料的体内降解速率,有利于细胞的双向生长;功能因子卵磷脂的添加有助于细胞的黏附、伸展,可调控细胞-基质之间和细胞-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材料在损伤组织的修复、再生等方面的多功能用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仿生复合补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细胞诱导层制备:
将2gPDLLA(Mη=8万)和0.48gPLLA(Mη=8万)溶于30ml乙酸乙酯中,再混合入卵磷脂,其与聚乳酸材料的混合比例(质量百分比)为4/100,搅拌24h。将聚合物溶液均匀地倒在模具里,当膜形成后,45℃度抽真空24小时,制得隔离膜。在膜上激光打孔:孔直径为150μm,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200μm、深度0.1mm,厚度为0.3mm。
2、细胞防渗层制备:将2gPDLLA(Mη=8万)和0.48gPLLA(Mη=8万)溶于50ml二氯甲烷中,搅拌24小时,再混合入卵磷脂,其与聚乳酸材料的混合比例(质量百分比)为4/100。在湿度为45~65%,温度为18~28℃的环境中,电纺得到电纺丝直径为150nm,厚度为0.2mm的的电纺膜。
3、将细胞细胞诱导层和细胞防渗层利用乙酸乙酯粘合得到具有三层结构厚度为0.5mm的聚乳酸仿生复合补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弘健生物医用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弘健生物医用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04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