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伤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1398.2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9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苏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建 |
主分类号: | A61K36/739 | 分类号: | A61K36/739;A61P17/02;A61P31/04;A61K31/045;A61K33/30;A61K35/64;A61K3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30032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伤 组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伤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防治烧伤脓毒症肠屏障损伤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烧伤可引起局部和远隔器官的损伤,因此烧伤的治疗不仅需要针对创面损伤进行治疗,同时应考虑到全身多器官进行保护。目前造成重症烧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烧伤后脓毒症的发生,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这是ICU病房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所以对于重症烧伤患者应重点防治烧伤脓毒症。
在烧伤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中,肠源性感染目前受到广泛的关注。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及内毒素的存库,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具有屏障功能,可以防止内生固有菌群通过肠黏膜继而浸入淋巴及血液循环,造成远隔器官的感染。在外伤,缺血性休克等因素刺激下,肠通透性增高,肠内大量的细菌及内毒素移位进入血液,这一过程称之细菌移位,是导致脓毒症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保护肠屏障功是防治脓毒症关键环节之一。
目前对烧伤脓毒症的治疗多是综合疗法,如液体复苏、抗感染、皮质醇激素类药物,缩血管药物等等,但疗效不佳,国外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其死亡率在30%~70%之间,特别对与烧伤脓毒症肠屏障功能损伤目前尚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因此从中医药中寻找经济、有效的治疗的药物可能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烧伤组合物,用于治疗烧伤脓毒症,尤其是用于治疗烧伤脓毒症肠屏障损伤。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烧伤组合物,其组成为:大黄、地榆、五倍子、炉甘石、赤石子、黄蜡、麻油,冰片。上述的烧伤组合物,由大黄、地榆、五倍子、炉甘石、赤石子、黄蜡、麻油、冰片按照1:1:1:1:1:1:12~18:0.1~0.2比例制备而成。
上述组合物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制备成膏剂:
①将地榆、五倍子、炉甘石、赤石子研磨成药粉,混合;
②麻油加热至沸腾;
③将黄蜡加至沸腾的麻油中,搅拌至黄蜡完全溶化,停止加热;
④将预混的药粉逐步加入至麻油中,搅拌混合,直至药粉均匀分布;
⑤冷却后,加入冰片,搅拌混匀,即得。
本发明的烧伤组合物,适用于治疗治疗烧伤脓毒症,尤其适用于治疗烧伤脓毒症肠屏障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烧伤组合物对烧伤脓毒症“二次打击”大鼠肝、肾形态学的影响(200×);
a.肾脏病理图b.肝脏病理图;A:对照组;B:造模组;C:烧伤组;D:CLP组;E:sCLP组;F:烧伤组合物(0.048g/cm2);G:烧伤组合物(0.024g/cm2);H:烧伤组合物(0.012g/cm2)。
图2是烧伤组合物对烧伤脓毒症“二次打击”大鼠肠形态学的影响;
A:对照组;B:造模组;C:烧伤组;D:CLP组;E:sCLP组;F:烧伤组合物(0.048g/cm2);G:烧伤组合物(0.024g/cm2);H:烧伤组合物(0.012g/cm2)。
图3是免疫组化法观察烧伤组合物对烧伤脓毒症“二次打击”大鼠肠Occludin-1表达的影响;A:对照组;B:造模组;C:烧伤组;D:CLP组;E:sCLP组;F:烧伤组合物(0.048g/cm2);G:烧伤组合物(0.024g/cm2);H:烧伤组合物(0.012g/cm2)。
图4是免疫组化法观察烧伤组合物对烧伤脓毒症“二次打击”大鼠肠HMGB1表达的影响;A:对照组;B:造模组;C:烧伤组;D:CLP组;E:sCLP组;F:烧伤组合物(0.048g/cm2);G:烧伤组合物(0.024g/cm2);H:烧伤组合物(0.012g/cm2)。
图5是Western Blot法观察烧伤组合物对烧伤脓毒症“二次打击”大鼠肠HMGB1以及TGF-β1表达的影响;A:对照组;B:造模组;C:烧伤组;D:CLP组;E:sCLP组;F:烧伤组合物(0.048g/cm2);G:烧伤组合物(0.024g/cm2);H:烧伤组合物(0.012g/cm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建,未经高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1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从低噪声电荷泵电路及方法
- 下一篇:甾体酯化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