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水口捕鱼网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31514.0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9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尹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一统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9/04 | 分类号: | A01K6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35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水 捕鱼 网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捕鱼网具,特别是一种流水口捕鱼网具,属于捕鱼网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河流水口、大沟流水口捕鱼时,一般都是使用竹条编织须笼放置到流水口,然后再用铁铲将其它流水口堵死,让所有流水经过竹条编织的须笼中流过,捕捉各种鱼类。但是,由于流水受阻后,水源会不断上涨,导致堵死的泥坝在多处开口,造成其它鱼类顺水口逃脱,所以,目前使用的竹条编织须笼存在着须笼体积小、堵流水口效果差、捕鱼少、鱼类逃脱率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具体积大、堵流水效果好、捕鱼量多、鱼类不易逃脱的一种流水口捕鱼网具,克服现有的竹条编织的须笼在堵流水口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水口捕鱼网具,包括钢架圈,钢架圈上设置有进鱼口和包裹有网片,网片由上下纲固定一直延伸到取鱼口和扎口绳上面并形成储鱼袋,在钢架圈前端两侧分别连接有八字网墙,八字网墙由引网桩与定口桩固定,在进鱼口上安装有第一道内倒须,第一道内倒须向里延伸连接有内倒须口,内倒须口由内倒须口拉绳固定,在储鱼袋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道内倒须与第三道内倒须并由钢条支撑圈支撑储鱼袋内的储鱼空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方案,用钢架圈固定进鱼口,在进鱼口上安装内倒须,在钢架圈的两端部设置出一个很长很宽的八字网墙并由引网桩固定,即可将整个流水口堵死,让各种鱼类沿八字网墙游走,进入第一道内倒须,由于在第一道内倒须后设置有储鱼袋,储鱼袋的内腔中又设置有钢条支撑圈与第二道、第三道内倒须,防止进入储鱼袋的鱼类回游,即做到了既不影响流水的正常流速,又解决了水源上涨的难题,加之进鱼口内倒须前大后小,所进鱼类无法逃出,只有进入储鱼袋中待捕,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具有体积大、堵流水效果好、捕鱼量多、鱼类不易逃脱的优点,有效地克服了现有竹条编织的须笼在堵流水口时所存在的须笼体积小、堵流水口效果差、捕鱼少、鱼类逃脱率高的缺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钢架圈结构图;
图3为图1的内倒须结构图;
图4为图1的钢条支撑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并参照图2、3、4所示,本发明流水口捕鱼网具,包括钢架圈3,钢架圈3上设置有进鱼口7和包裹有网片2,网片2由上下纲1固定一直延伸到取鱼口15和扎口绳16上面并形成储鱼袋11,在钢架圈3前端两侧分别连接有八字网墙4,八字网墙4由引网桩5与定口桩6固定,在进鱼口7上安装有第一道内倒须8,第一道内倒须8向里延伸连接有内倒须口9 ,内倒须口9由内倒须口拉绳10固定,在储鱼袋11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道内倒须12与第三道内倒须14并由钢条支撑圈13支撑储鱼袋11内的储鱼空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一统渔具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一统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1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湖诱捕青鱼网箱
- 下一篇:研究蜜蜂取食行为的方法以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