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分子标记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1519.3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5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曾木圣;林志锐;钟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62;A61K48/00;A61K45/00;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许飞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肿瘤 诊断 治疗 分子 标记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志为融合基因PLEKHA1‑TACC2,融合基因同时包含基因PLEKHA1和基因TACC2的部分序列。本发明的分子标志,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高筛查效率,降低筛查成本,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方向,改善病人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肿瘤诊断、研究以及治疗领域,特别涉及肿瘤特异性的融合基因作为肿瘤诊断分子标志及临床治疗的分子靶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等的变迁,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为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步骤并伴随多基因遗传或表观遗传发生变化的过程。鉴定致瘤性的遗传异常是肿瘤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能够为肿瘤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染色体重排导致两基因的融合,作为一种新的突变形式在肿瘤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的发现扩展了肿瘤基因的范畴。
融合基因作为肿瘤基因新类型,其促进肿瘤发生和恶性转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一个基因的启动子或/和增强子元件等由于染色体重排异常地跟一个原癌基因紧靠在一起,驱使癌基因的异常表达,例如B细胞肿瘤IG-MYC、T细胞肿瘤TCR-MYC导致癌基因MYC活化;第二,两基因融合产生有新功能的融合蛋白,例如BCR-ABL1。然而,超过80%的已知融合基因存在于仅占人类肿瘤的10%的白血病、淋巴瘤、骨及软组织肉瘤中,而在较为常见上皮性实体瘤却只发现10%融合基因。
近年来随着分析及检测方法的进步,肿瘤学家分别在50%前列腺癌和1-5%肺癌(5-10%非小细胞肺癌)发现新的融合基因TMPRSS2-ERG, EML4-ALK,并进一步阐明它们的致癌机制,为前列腺癌和肺癌的分型诊断和靶向治疗奠定基础。可见染色体重排导致两基因融合同样可以是上皮性实体瘤的癌变机制之一。融合基因因其在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可作为理想的治疗靶点,例如针对CML的融合基因BCR-ABL设计的分子靶向药物imatinib/Gleevec已经在临床得到应用,同样地临床前及临床1期,2期数据表明ALK激酶抑制剂对治疗EML4-ALK阳性病人有效。
用于癌症的融合基因的研究已经日益成为热点。
PLEKHA1基因位于10号染色体长臂第二区第6带的第13个亚带(10q26.13),存在3个转录本,以转录本1为例(NM_021622.4)其转录的mRNA包含12个外显子,编码404个氨基酸,分子量约45.5 kDa。该基因编码包含pleckstrin 同源性结构域的衔接蛋白,能通过特异性结合3,4-二磷酸磷脂酰肌醇而定位在细胞膜,因此其可能参与到细胞膜信号通路传导的过程中。另外,PLEKHA1基因的多态性与一些疾病相关,包括kuhnt-junius degeneration以及macular degeneration,至今其与肿瘤的关系并没有研究。
TACC2基因位于10号染色体长臂第二区第6带(10q26),转录产生4个转录本,以转录本1为例(NM_206862.2)其转录mRNA包含23个外显子,编码2948个氨基酸,分子量约309.4kDa。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包含SPAZ结构域以及C端transforming, acidic coiled-coil结构域,主要表达在胞浆以及在细胞周期进展过程中在中心体附近富集。TACC2蛋白通过C端的TACC结构域与多种分子相互作用,包括与微管相互作用参与细胞的分裂,与YEATS4、GCN5L2、PCAF等相互作用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之前的研究发现TACC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最初TACC2在乳腺癌中被首次发现,并证实其对乳腺癌的进展起着抑制的作用。最近在前列腺癌的报道中,TACC2起着促癌作用。TACC2与肿瘤关系仍有待进一步阐明。
上述两个基因位于的染色体区域在肿瘤中经常发生异常,揭示该区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1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