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式反吊膜污水池密封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2254.9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2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廖颖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维拓空间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刘大弯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式反吊膜 污水 密封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准确地说是用于将污水池所产生废气进行收集处理的密封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日益重视,然而反作用的是,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一些企业的污染也随之日益恶化,特别是污染严重的诸如医药化工、造纸业与市政污水处理厂等单位,随着市区面积的扩大而距离市区越来越近。而且当前很多污水厂周边建有不少居民楼,集中处理污水的厂池原来都是裸露在外,一旦有风刮过,臭气就会随风飘散到居民楼内,随着人们对健康环境的要求与呼声愈来愈高,上述的问题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会带来不必要的社会问题。
目前,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埋场的恶臭气体污染一直是有关人员最头痛的问题,治理办法是有,通常会采用化学洗涤法、生物降解法等方式对收集的恶臭气体进行处理,可是大型池体(如沉淀池、污泥氧化沟、浓缩池等)的气体收集是最难最大的问题。普通的加盖密封方式具有跨度小、容易腐蚀、寿命短,耐久度差的缺陷。特别是一些沉淀池,不仅尺寸大(通常直径达到40~60m),普通加盖形式很难实现,或者实现后结构笨重,原有池体难于承受而无法实施(因为一些污水池设计建造时并未考虑这些荷载),而且由于有些污水池有行走式污水处理设备及检测设备,操作人员需要经常性进行检查和操作,如果采用普通方法加盖密封,操作人员需要进入密封盖体内操作由于有毒废臭气的影响将十分危险,并且行走式污水 处理设备及检测设备在密封盖体内由于受腐蚀性废臭气的侵蚀,非常容易出现故障,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申请人为此提出了201320098463.7号专利申请,公布了名称为“随动式污水池加盖膜密封罩”一种污水池加盖膜密封罩,该密封罩包含管道支架及转动密封体;管道支架包含格构式立柱及横梁,抽气管道及电缆可以通过管道支架连接至转动密封体;转动密封体包含外钢环、内钢环、连接钢索、密封膜;外钢环下部设置有行走轮(含主动轮、从动轮)、减速机,通过减速机及行走轮可以驱动整个密封罩随着刮泥机桥架同步运转;外钢环上部设置有抽风管,可以将密封罩内部的废臭气抽送至除臭设备;钢外环内支撑有立面膜,且立面膜上间隔设置有观察窗,通过观察窗可以观察污水池内部污水的处理状况;内外钢环之间均匀设置有不锈钢拉索,通过拉索可以调节外钢环的圆度及刚度,钢索上方覆盖有污水池专用膜材。该密封罩虽然可以实现对大尺寸池体加盖密封,重量轻巧,方便工人操作,然而,随动式的结构只适合于圆形的污水池,对于方形、椭圆形及多边形的污水池却无法适应,而在实际应用中,正方形、长方形的污水池占有污水池的很大比重,为此,亟须解决上述污水池的废气、臭气处理。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式反吊膜污水池密封单元,该密封单元为基本的密封构造,可根据实际应用自由组装,便于人们解决各种形状污水池的废气、臭气处理问题,且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式反吊膜污水池密封单元,该密封单元安全性能高,使用寿命长,便于安装及维护。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式反吊膜污水池密封单元,该密封单元气量低,制作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可广泛应用于现有各种领域的污水废气处理过程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固定式反吊膜污水池密封单元,其至少包括有支架、反吊膜;其中,该密封单元的周边向上伸出有支架,所述支架构建为单管结构或桁架,支架下悬挂有反吊膜,所述反吊膜的中部通过可调节杆连接的钢帽口固定悬挂,周边向下弧形地下垂,形成一个平滑张紧的负高斯曲面结构。该密封单元为污水池密封的基本结构,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多个密封单元的组合,使本发明能够适应于多种应用场所,便于人们解决各种形状污水池的废气、臭气的收集处理问题,且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所述反吊膜悬挂于于密封体的上方位置,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可调节杆,可调节杆垂直向下伸出,可调节杆的下部固定有反吊膜。
更进一步,所述可调节杆,其下部连接有环形的钢帽口,所述反吊膜,其固定于环形的钢帽口上,由此可使反吊膜的上部变成平滑的负高斯曲面结构,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维拓空间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维拓空间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22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