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3117.7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3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乙;王生;邱钢;代丽;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G01R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石 标本 参数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矿石测量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测试岩矿石标本的电参数。了解矿体与围岩电性的差异,是决定电(磁)法能否有效找矿的物性前提。也是正演计算与反演解释的客观依据。对地球物理找矿来说,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现有国内外岩矿石标本电参数测试系统种类繁多,国内“激电规范”推荐有蜡封法、物性架、面团法等,国外有俄(BИTP)、美(Zonge)、加(GDD)等国的产品。
岩矿石标本电参数的测试,一般都是仿效野外找矿测试装置与方法。测试系统由测试标本架、小功率发送机与接收机(或借用找矿接收机)等组成。加拿大GDD公司SCIP测试系统采用了二极装置(已有文献指出其测试原理有误)。
测试岩矿石标本的电参数,应该是标本的真电参数,但现有的国内外岩矿石标本电参数测试系统,所测的电参数不是真电参数,而是一种错误很大的视电参数。
造成错误原因是,标本的测试条件与技术要求,都缺乏原位的规范化,以及测试系统存在本底电参数的干扰。主要有:
①为了提高测试精度,通常在测试中加大电流密度,该电流密度大大超过电(磁)法勘查时岩矿石经受的电流密度,对于良导矿石受电流非线性干扰,使所测标本电参数不是原位电参数。
②在标本电参数测试中,供电源都采用电压源,导致所测电参数受电流电极的极化干扰。所测参数不是标本真实的参数。
③测试标本的所用接收机,不同时具备高精度与高输入阻抗的技术要求,导致低阻标本电位测试精度不够,高阻标本分流MN回路导致不极化电极产生极化,所测电参数受到双重干扰。
④测试中未能消除测试系统存在的本底电参数干扰,导致所测良导矿石的电参数,与其真值有数量级的差别。不少找矿资料中还把所测错误参数当作真电参数在应用。
造成电参数测试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电参数的测试条件与技术要求认识不足。缺乏对测试岩矿标本真电参数的研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激电法技术规定”中对测试精度要求以重复相对误差来衡量。相对误差反映的是测试中的偶然误差,而精度是指测试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精度误差不仅反映偶然误差,同时反映系统误差。在岩矿石标本电参数测试中,两种误差都存在。但是如果只注意重复相对误差,忽略系统误差,对于良导块状矿石所测电参数将出现重大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正确测试岩矿石标本的真电参数,本发明规范了测试条件与技术要求,并在测试中消除由本发明发现的测试系统存在的本底电参数干扰,据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的测试方法,包括,
规范测试条件与技术要求,以及每块待测岩矿石标本必须经过两次测试结果,经发明公式计算得到每块岩矿石标本的真电参数。第一次测试是测试的待测岩矿石标本,得到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极化率ηs和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电阻率ρs,及供电电流脉冲宽度T时刻电位值ΔUMN(T),所述测试电位电极之间的距离LMN;
第二次测试是测试系统存在的本底电参数干扰,即取下已测试视电参数的岩矿石标本,将两测试盒对接测试,得出该系统装置的本底极化率ηb和本底电阻率ρb,及供电电流脉冲宽度T时刻的测试本底电位值ΔUb(T),对接测试时所述电位电极间的距离Lb;
根据上述得到的测得参数,通过发明的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3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